没有想到,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期,我发烧了,持续了半个多月。

        这是新型冠状肺炎爆发的时期。

        最初我只是嗓子疼,按以往吃双黄连口服液就会好。而且我体质还好,近两年,没有发过烧。

        可双黄连口服液脱销了,媒体刚刚报道过,说它可以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我去药店买药,导购向我推荐了A药,我虽然没吃过,但我相信她,我同时还买了常吃的B药。

        依照说明书,我每天需吃30多粒药,比较烦。

        两天后,我退烧了,于是,自行减了药量,去单位值班。

        可第二天中午,我又烧起来了,不得不回家。

        丈夫就是医生,可他从不拿我这种小恙当病,这次却也关心起来,都是新冠肺炎闹的。

        他买了B药和C药,让我换这两种药吃,它们是治疗感冒的常用药。我觉得好,因为每天总共才吃5粒。

        两天后,我又退烧了,再去值班。这回药量不敢减了,必须彻底把病治好。

        谁知,第二天下午,我又烧起来了。而且伴有腹泻。

        晚上十点,我的脸烧得通红。丈夫着急了,给在传染病院的同行打了电话。因为疫情严重,按照上级要求,只有传染病院的发热门诊能够接诊发热患者,其他医院除急诊外,全部停诊了。

        医生建议我去医院看,排除新冠肺炎,目前我有两种症状疑似。

        我们紧张起来,如果是新冠肺炎,自己危险不说,家人、亲友和同事都有被传染的可能。我急忙准备了住院隔离所需的生活用品,跟着丈夫去了传染病院。

        一路上,我回忆着我的行程轨迹,分析着曾接触过的所有可疑的人,琢磨着可能被传染的一切因素和路径。

        到了传染病院已经是夜里11点多了,竟然还有10多名患者分散在走廊候诊,医护人员们全副武装地接诊,恪尽职守,很是辛苦。

        医生问诊后,让我做了胸部CT、血常规和核酸检测。

        前两项结果很快出来了,正常,我们松了口气。核酸检测结果要在第二天傍晚出来,我们回家等待,自是十分忐忑。

        值得庆幸的是,检测结果是阴性,我得的不是新冠肺炎,我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可我的病还在,我仍旧发烧、腹泻、咽喉肿痛。该怎么治呢?

        医生建议我按流感服药,建议我吃治疗流感的常用药——E药和F药。

        这次,我满怀信心地开始吃药。

        但是第二天,我却又增加了一个症状——呕吐。

        之前,在我腹泻时,丈夫早已怀疑是由于B药的副作用所致。因为B药停吃之后,我腹泻的症状减轻了。因此,他又看说明书上E药和F药的副作用,果然都有呕吐这一项。特别是E药,对我来说真的难以下咽,每次要吃4粒,药到食管,我便开始恶心。这一刻,我非常理解为什么老年人吃药费劲了。

        问医生该怎么办,得到的答案是:坚持吃。

        我只得照做,送一粒药要用一杯水,真切地体会着“良药苦口”的意味。

        药的疗程是五天,我坚持了五天,结果,还是烧。不过,有些奇怪,后三天,我白天不烧,只在晚上烧,而且是在晚八点至十一点间发烧。

      我担心得了什么大病。

      全家人都坐不住了。

      丈夫又给传染病院的同行打电话。

        医生建议我再去传染病院做检查,第二次排查是否得了新冠肺炎。

        我无奈,只得去。

        路上,我问丈夫,我会得什么病?

        他居然说,什么病都有可能。

        我惶惑起来。

        第二次检查的结果出来了,我还是没得新冠肺炎。这应该是件可喜的事,可是我仍然忧虑,这到底是什么病呢?

        医生说,因为不能转院做进一步检查,所以你的病不能确诊。流感药不能再吃了,吃也没用。药店禁售消炎药和退烧药,你也买不到药。先回去吧,停药,药物过敏也可能导致发热。

        哦,我更加凄惶了。

        丈夫似乎也没了办法。他给他各个医院的同行打电话。

        这种时期,没有一家医院能接诊我。

        感染科的医生说:“可能得了另外的一种传染病,叫布病,这种病每天定时发烧。”

        耳鼻喉科的医生说:“可能是咽喉方面的疾病。”

        妇产科的医生说:“可能怀孕了,怀孕能导致低烧。”

        我不知所措。

        我停药了。

        停药会有三种结果:不烧;继续烧;高烧。

        停药的日子里,我熬着,有时无耐,有时无助,有时无畏,有时……

        万幸,我是第一种结果。

        三天后,我退烧了,且之后隔离的14天,体温一直正常。

        最终,我也不知道,我得了什么病?

                        2020年3月2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530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6,4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120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70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58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4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1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931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51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0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6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42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93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什么病易‎调‎,什么病难‎调※1.病在浅‎层,易调‎理‎;病‎在‎深‎层,难‎调理‎。从皮毛‎、肌肉、筋髓‎、骨髓...
    使者2阅读 187评论 0 0
  • 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蛋白)表面的抗原类型,目前人们常见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与O...
    lion米儿阅读 343评论 0 0
  • 冬天里的一丝暖意 夏天里的一丝凉意 带上福气、 养着
    Q同学会阅读 183评论 0 0
  • 今天,戴老师回来啦,我们第一节是数学课,戴老师来看了我们一眼,我想她也一定很想念我们这帮孩子,所以忍不住来看...
    Emily王梓涵阅读 182评论 0 0
  • 慌乱中迷失了方向 奋斗中结束了前程 过早或者过晚 只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 黑暗中寻找希望 只为寻找点亮你的光芒 ...
    陶一丹阅读 2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