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个朋友跟我抱怨,因为最近的“拉闸限电”政策,公司把空调关了,大家只能吹电扇。这几天杭州35度的最高气温,电扇的风从背后吹来,不光降温能力有限,还隔一阵就让她的长发糊自己一脸。和发丝一起被打乱的,是她原本都市女白领的精致生活。
“这是要倒退回上个世纪吗?”她愤愤地说。
的确,上世纪国家供电能力有限,我们这代人都有暑假里家里停电,点蜡烛摇蒲扇的童年回忆。
但执行过去的政策,历史上出现过的情况重现,就是倒退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一、伊斯兰金融的后现代意义
《古兰经》足够古老,其中有一条“非债原则”:人们可以互相借贷,但不能收取利息。这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显得莫名其妙,存款,借贷,怎么会没有利息呢?
但2008年全球经济大衰退后,全球各大央行均降息至0附近,欧洲和日本更是相继进入负利率。
近1400年后,各大央行开始执行古老的《古兰经》政策,这肯定不是信仰的原因,而是因为当今世界与古代世界一样,都面临发展停滞的情况。发展实业,创造真正的价值很难。如果这时不用创造价值的借贷行为扔有利可图,就更没有资本愿意发展实业了。
除了“非债原则”,伊斯兰金融的其他规则像是“非权原则”、“非赌原则”在现在都依然有值得参考的地方。
我们现在已经无法证实先知默罕默德制定这些规则时的考虑,但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到,政策的对错,无关新旧,只看是否符合时势。这个感悟来源于我最近读的一本书《文明、资本与投资》
二、市场病了,而且病了很多年
最初我是因为在股市里被割了韭菜,想着要恶补一下经济金融相关的知识。冲着书名和作者翻开了书,结果书里完全没有具体的投资操作指导,却帮我打开了关于投资的格局。有种本来想捡芝麻,却无意中捡着西瓜的感觉。
作者丁昶曾在券商、公募基金和QFII等投资一线工作多年,他对A股和全球资本市场的判断是:市场病了,而且病了很多年。
比较严重的症状是资产价格的极端分化,2015年-2020年,A股市场的市值增加合计8.8万亿元,其中贵州茅台增加2.2万亿元。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同样的趋势,近十年美股市值上涨是全球其他国家合计的3倍,而美股中科技股又占了美股增涨的近1/3。
资产价格极端分化的结果,显示市场已经失去了配置资源的能力,价格信号也不再能调节供需。这也是为什么市场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在这样背离经济金融学课本的非典型性市场上,我们还要投资吗?答案是肯定的。
三、坚持投资的理由和思路
因为赚钱的方法,粗暴的分其实就三种:
1. 自己努力,出卖时间和劳动力,这是我们打工人的最熟悉的赚钱方法。
2. 整合资源,带领一群人努力,创造出1+1>2的效果,这就是老板们的赚钱方法。
3. 投资,让老板们努力,创造出价值后回报给你,这是所有人都可以操作的赚钱方法。
作为资深打工人的我们都知道,第一种方法边际效益已经不大了。第二种方法风险太大,成不成主要看运气。只有第三种方法投资,是靠谱的“开源”思路。
确定了要投资,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投资。随着时势变化,任何投资策略都不可能永远正确,而且我们打工人也没时间天天盯盘,进行频繁的短线操作,大多数人也没有专业的金融经济学知识。
而《文明、资本与投资》的作者把视野拉出到整个历史范围,从文明、资本和投资三个维度去理解现在的市场。所以阅读这本书并不需要太多经济金融相关的知识,遇到一些专用名词百度一下就好,不影响流畅阅读,倒是对你的历史和政治的理解有一定的要求。
像是书中第一篇分析“股神”巴菲特。如果只从巴菲特著名的“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这一具体投资策略分析,很难理解近些年巴菲特为什么会错过美股科技股的暴涨。但从历史角度考虑他成长的年代,给他的“爱国”思想钢印,就可以理解他看长美股的坚持。再结合上世纪纸币脱离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等,就会发现他的坚持,在当时是顺势而为。近些年他依然坚持,但“势”已改变,“股神”也就不那么顺了。
在这篇关于巴菲特的文章最后,作者写道,“股神”年过九旬,历史地位已经确立,不必改变坚持了一生的投资策略。但我们还年轻,需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如果说有什么能致敬“股神”,就是像他一样在自己的时代顺势而为。
这段话让我很有共鸣。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而历史上又鲜有新鲜事。结合当下政治态势,回顾历史中相似情况的发展后续,判断大趋势的走向,投资之后会有发展的行业龙头。听起来很难,但相比那些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不投资宁愿给大家上课的专家,和真假难辨的小道消息,这已经是很可靠的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