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开始前,一个丢毛线球的小游戏先热热身,最后居然玩出了五角星的既视感(特别感谢一下我们小摄影师独特的拍摄视角)
伴随着这首纯净而又充满爱心的歌声开始了《特别狠心 特别爱》的第二章读后探讨!
还是按照之前通过趣味游戏,分工、协作、承担职责,让大家更积极地参与到读书会,分成A、B、C三个小组的各组成员开始了很激情的交流,大家各自交流生活经验的同时也纷纷提出了困惑自己的问题。最后大票数通过选取了C组陈丽个人提出的问题,也是绝大多数人最想解决的问题:如何在生活中帮助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大家各抒己见,纷纷发表了切实的经验传达了自己的智慧:
冰彦妈: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多做多练,生成经验。
刘冰:大人足够放手,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neinei:大人先做示范,引导孩子模仿
小萱妈:制定计划表
酒方方:1、儿童时间训练手册 2、关于时间管理的绘本 3、番茄工作法及smart原则 4、针对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适合孩子的管理方法
茹丽君:用50种方法对付1个孩子
最后我们把这份交流心得分享给了陈丽!
我当场没有发言,因为我自己觉得我在生活体验中还没有对娃实行过! 后来晚上朋友圈看到了王玥的个人分享:
今晚读书会大家的话题出奇的一致,关于孩子的时间观念
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在头脑风暴时我就在想孩子现阶段出现的时间观念问题究竟来源于哪里?
时间观念最开始是从什么时候形开始又是通过什么感知的呢?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在说秩序感
那孩子的秩序感如何来呢?
稳定的安全的生活环境
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愿意主动做的生活习惯……
如果我们在孩子有作息规律时就开始持续的作息习惯,建立好的阅读习惯,生活习惯,随着孩子能力和年龄的增长适当增加和鼓励,那么孩子的时间观念在大一些之后就会稳定很多,拖拉也就无从谈起了
当然孩子出现拖拉的原因有很多:
过度唠叨
约定不明确
过分依赖没有自理能力
……都会造成这个问题
孩子越小生活习惯就越容易养成。
这段话让我如雷贯耳,我今天阅读了一些相关的文章。其实6岁以下的孩子爱磨蹭,没有时间观念,皆因为他们真的不认识时间。大人嘴里的1分钟、5分钟、10分钟孩子根本不知道有多长,也就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坐的事情。心理学家发现:孩子2.5-3岁,时间观念才开始发展。
到了6岁,大部分孩子仍然不会认表,对于具体时间有多长也没什么感觉和概念。
一直到8岁上小学后,孩子才有了一点时间概念,知道按时上学,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6岁以下的孩子爱磨蹭,还因为生理能力不足,以及做事的动力不足。
所以,面对孩子的磨蹭,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在一定的时间频率下,不断重复相同的行为,提高熟练性;同时调动起做事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做事的效率。孩子会做了、想做了,当然做得就快了!
成长需要时间,父母更需要耐心。
适当放手,给孩子支配时间的权力,承担后果的机会,这样孩子才能慢慢学会安排时间,养成自律、自我管理的习惯。
如果对娃有期待,不如自己先做成这样—“鸡娃先自鸡”。
非常感谢胡老师的组织以及牵引人茹老师还有各位学习成长型的妈妈们,1+1>2,把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分享给别人的同时也收获了更多的智慧!
养孩子的问题上,不要期待一个标准答案,一个不变的做法。
育儿,没有对错,只有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