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篇高中随手写的文章,前几天收拾宿舍的时候居然又翻了出来。再次看当时的笔墨,感触良多。想想脑中浮现儿时憧憬过的一个个身影,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把他们写出来。我也决定从诸葛亮开始。
仍记得幼年看《演义》的热血澎湃,仍记得孩提时的我对光荣的《三国志》系列爱不释手。那时,诸葛亮,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其实现在想想看,在《演义》里,诸葛亮早就超出了人类的范畴。正所谓“诸葛多智而近妖”,超脱了人类范畴的诸葛亮,把人界的一切佼佼者玩弄在股掌之间。
官渡之战釜底抽薪火烧乌巢一统北方的曹操,被诸葛亮玩的团团转,毫无还手之力;
赤壁大战,谈笑间强橹灰飞烟灭的周瑜,被诸葛亮气了三次一命呜呼。
北伐中原,一代名儒王朗被他一顿唾沫骂死了,大将军曹真看了他一封信气死了,未来的司马宣王被我们的丞相打的躲在大帐里当缩头乌龟,好不容易出个壳还差点让烧成烤王八。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空城计。。。。。。一计接一计让人眼花缭乱。
这就是演义里的诸葛亮,能借东风,能点续命灯,能呼风唤雨,能把人界的一切通通掌握在手里,人间根本没有人是他的对手。无敌,是多么的寂寞。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近妖,一个神仙,最终却败了。他败的原因也挺令人哭笑不得--天看不惯他了,天,要收他。
因此,有许多人将诸葛亮奉若神明,觉得他是一个没有半点瑕疵的神仙,不论是军事,政治,还是道德,以及一切的一切都是完美的。
然而,粉过即黑,捧过即杀,这亦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
当有越来越多的开始接触真正的历史,很多人开始对诸葛亮产生了怀疑,甚至是鄙视。
历史上的诸葛亮,不会借东风,不会点续命灯,也不会呼风唤雨。空城计,是曹操玩过的,草船借箭是孙坚借的,博望是刘备放火烧的。甚至连他的招牌《隆中对》中的天下三分思想都被人发现鲁肃其实之前就提出过。
当曹操大破袁绍,称雄北方的时候,诸葛亮在老家种地。
在周瑜谈笑间强橹灰飞烟灭,赤壁楼船一扫而空时,诸葛亮在管后勤。
周瑜在赤壁打败曹操之后,很快与南郡曹仁对决,得胜后兴兵伐蜀,
病卒于征途。他的死,根本与诸葛亮没有半毛钱关系。说句寒碜话,他一个小小后勤官,又有什么资格去气人家一个三军总司令?周瑜不来气他就不错了。
王朗是在家中颐养天年的,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在与曹真的对峙中 ,诸葛亮同样没有什么碾压之势,相反还多次被曹真占了便宜。
和司马懿的对决中,诸葛亮更是次次行动被其料敌先机,从五丈原一直到北原,处处有司马懿布置的兵力防守。诸葛亮几乎没有任何机会。
陈寿说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司马懿说他“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入吾画中,必之破矣”;
《演义》里的诸葛亮北伐时候被刘禅喊了一声班师回朝,放下了大好局势,错失了北伐良机。然而历史上的诸葛亮“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甲仗百人入殿”。历史上的诸葛亮绝不会听刘禅一席话就立即回朝,相反,蜀国的朝政一直把控在他的手里。诸葛亮死后20年,刘禅都不愿意给诸葛亮立庙。
于是,很多人开始认为,如果没有《演义》,诸葛亮,其实什么都不是。
他把持朝政,带甲士上殿,与董卓无异,谈何忠心?
他不能玩弄曹操不能气死周瑜不能吓退司马,谈何能力?
甚至他曾进言刘备处死彭羕,自己执政是有贬谪了廖立,谈何人品?
这样看来,脱离了《演义》的诸葛亮果然一无是处。
但是耐人寻味的是,杜甫,王安石,李白,白居易,陆游,杨慎这些没有读过《演义》的人,却纷纷给予诸葛亮相当高的评价。而赞颂诸葛亮的名篇,又偏偏全部出自于《三国演义》问世之前。
这是为什么?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在《演义》问世之前,历史上那个远不如演义中完美的诸葛亮得到只有赞誉鲜花,而如今,经过《三国演义》大捧特捧后,诸葛亮在得到鲜花之外还有一颗颗臭鸡蛋?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清楚一个词:落差。落差,并不是客观的差距,而是人为造成的,因此它不被人所顺理成章的接受。
打个比方,你有一个同事a,他每天兢兢业业,老实工作,每天回家把钱都交给老婆大人,在公司普通至极,一点也不出彩,和大家关系也一般。这时,如果问你对a的看法,那就是没有看法,不会赞誉,当然也不会有鄙视之情,也不会认为他是一个“垃圾”。
然而有一天,老板突然召集全体员工,当众夸a是公司的顶梁柱,是最有能力的人,甚至还要给他加薪。这时恐怕你的本能反应就是:就他?也配?他不过是个垃圾。
看吧,a还是a,被夸之前与被夸之后完全是一个人,没有任何变化。但在你心中,a的形象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区别。
《三国演义》问世前后,关于诸葛亮的史料记载,一直安安静静的躺在图书馆,没有任何变化。是的,诸葛亮本身,并没有任何改变。在没人《演义》之前,诸葛亮就是诸葛亮,李白、杜甫等人没有看过《演义》,因此不会产生一种名为“落差”的幻觉,因此对诸葛亮表达了他应有的赞扬。
在《三国演义》问世后,诸葛亮还是诸葛亮,但是人们心中的诸葛亮却不是诸葛亮了。
是的,真实的诸葛亮,是没什么可嘲笑的。因为他从一开始,就不会是一个神,而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来让我们从头来看看诸葛亮在历史上走过的一步步脚印吧。
当曹操在官渡的烈火中恣意狂笑时,当曹操纵兵千里击溃乌桓,彻底一平北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之时,诸葛亮,在家里种田。此时的他明白曹操之势已然不可阻挡,但当刘备来找他时,为了理想,他依然加入了刘备。
不久曹操就南下了,面对纵横沙场数十载的曹操,诸葛亮做出了选择——跟刘备逃跑。而不是设下几场精彩的计谋,让曹操吃大亏,耍的曹操团团转。
为什么呢?因为诸葛亮,他是一个人。
一个出山之前一直在家读书种地的年轻人,刚一出山就要戏弄一个在战场了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灭二袁,征乌桓,扫吕布,一统北方的盖世英雄。
那纯粹是扯淡。
在赤壁之战中,没有借东风,因为诸葛亮是人,人是不会借东风的。
诸葛亮没有草船借箭,因为他比罗贯中聪明,知道大雾天气靠近敌营,曹操一定会下令放火箭,既有杀伤力,顺便还能照明。
赤壁之战结束后,作为刚出道的年轻人,诸葛亮没有三气刚刚打败曹操威震天下的大都督周瑜,因为他是人。此时的诸葛亮知道刘备最需要什么,因此他默默在营后管理钱粮,筹备内政,为刘备伐蜀做出巨大贡献。
魏延加入刘备阵营后,诸葛亮没有大谈“反骨论”,没有盛气凌人的预知将来魏延必反,相反,在日后的接触中,两人一文一武,随意见时有不同,但却也算是肝胆相照,绝不因私废公。因为诸葛亮是人,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诸葛亮,也有讨厌的人,一个叫彭羕,一个叫廖立。所以他叫刘备杀了彭羕,自己执政后又贬谪了廖立。因为他是人,他也有自己的好恶,自己的脾气。
然而我们不应该忘记,蜀国内政好手刘巴得罪刘备后,是诸葛亮,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劝其小心,一次次在刘备震怒时保住刘巴。
我们也不应该忘记,面对心胸狭隘,瑕疵必报的法正,诸葛亮没有借机打压,反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这个潜在对手发展。诸葛亮眼里也揉的进沙子,因为他清楚这些人都是蜀国真正的人才。
当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诸葛亮没有对刘禅悉听遵命,反而以“相父”之位抓过大权代替刘禅处理政务,发兵北伐。因为他不是愚忠之辈。相反,他懂得变通,懂得权谋,懂得皇帝不若贤,大臣就先当行代政。
于是诸葛亮办了许许多多的事。他首次设置了保护都江堰的“堰官”,这个规矩持续了两千多年。他亲自制定了保护都江堰的政令法制,详细到每年清淤工作的时间以及掏挖深度。当时诸葛亮用于清淤维护的石标尺,直到1980年才被原样仿制的不锈钢标尺替换。他改良蜀锦,鼓励植桑,直到今天,蜀锦成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教导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织布,种茶,到了今天,那里成了茶叶的重要产地。。。。。。
当三国乱世被鲜血洗刷干净后,魏,蜀,吴,亦都不过化为一抔黄土。而诸葛亮的这些政治举措却陪伴着四川,千载,万载。
在四川的日子,诸葛亮一直在打压贵族,以法治国,唯才是举,人尽其用。当后世的人们都以为诸葛亮满脑子全是“兴复汉室”之时,很少有人知道,建立一个人尽其才,法定国家的天下,才是诸葛亮一生的梦想。
他不是一个大军事家,不是神机妙算的bug,不会像游戏里放一个技能清掉一片小兵。他能守备,擅治政,掌后勤,却不善军事。
蜀国国立弱小,北伐希望渺茫,历史上的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又远不如《演义》的那么逆天,因此北伐成功的希望,更比《演义》小无数倍。
然而正是如此,历史上的诸葛亮,才比《演义》里的那个家伙伟大无数倍。
他知道司马懿不会给他机会,明知无果,却依然去做。明明只是一个“人”的诸葛亮,一生都在做只有“神”才能做到的事。
但他终究只是一个人啊!一个有脾气,有好恶,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懂得变通不愚忠,充满梦想的人。终于,他在追梦的路上,心血耗尽,彻底倒下。
他倒下了,但他比《演义》里那个神,伟大无数倍。
因为一个神,挑战天,并不伟大。
然而一个人,挑战天,才是真正的伟大。
永别了,诸葛孔明!
—— END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告知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