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暑,天气闷热,天色透着一种忧郁的灰,让人心有懒散之欲。想想,总是要从尘泥中长出绿叶,开出花朵。于是我还是动手做了一个家庭版的泡椒凤爪,也借助于影像留个爪痕。辛苦,在我的汗水里;味道,在你的笑容里,在家人的心里,在七月的时光里。
想想,作为小小老百姓,活在世上还真是不容易啊!且不说生老病死都要面对的事,但且每日为生计而辗转费心就够人忙活的了。气不顺的时候,不能冲父母亲人发脾气,也不能冲孩子甩脸子,也只能边逛街诅咒诅咒天气,边消费边消气。气顺的时候,还不能喜形于色得意洋洋,顶多,也就是一起吃个好吃的,让味蕾也过把瘾,做淡定状,告诉自己路还长着呢。由此看,小说里写的那种能喜怒不形于色的人还真不是一般人,起码不是如我般的小老百姓。
小老百姓的烦恼多半与宏大的主题无关,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工资住房等俗事就足够自己不甚发达的脑细胞应付的了,更何况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比如信仰、比如上帝、比如世界和平之类的。所以小老百姓往往就比较庸俗,目光也比较短浅,这也是这个庞大的群体屡受诟病的原因吧。
可是,哪个时代缺少的了小老百姓?哪个时代的人过的不辛苦?
走出去听听,人多的地方准有人骂爹骂娘骂制度骂社会,愤青太多了,教育制度不好,医疗体制也不行,社会公德也更滑坡,总之,似乎是活在这个时代真不是一件幸运的事。 可是,生活在哪一个时代就不辛苦呢?二十年之前?六十年之前?还是一百年之前?更或者是一千年之前?
人有一个通病,好了伤疤忘了疼。如果这伤疤是长在别人身上,那这种疼痛更容易让人忽视让人忘却。就像西方人对古希腊的推崇,中国人对盛唐的怀念。我们就是这样矛盾着,享受着社会的进步,却回望着曾经的辉煌。或者用个粗俗的表达就是一边吃肉,一边骂娘。 问题在于:最美好的存在,是存在于时间的开始?还是存在于时间的末端?换句话说,我们是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糟?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无论社会怎样变幻,小老百姓依然过的辛苦,依然在产米油盐中度日,依然在日复一日的烦恼中打发着自己肉身的存在。只是,有人可以把生活过得庸俗不堪,有人可以在烟熏火燎中诗意盎然。 就比如吃饭,维持肉体存在的摄取能量的活动,在有些人眼里,就是一件可以风雅的事。他们宣称:吃吃喝喝并非小事,食是美食,事是食事。吃饭到活着,他们说是美食到人生。吃饭,吃的不仅仅是饭,还有一种情趣。所以陆文夫能在江南一个小镇,两斤黄酒,一条桂鱼,面对碧水波光,嘴里哼哼唧唧,低吟浅唱,足足吃上两个钟头。也正是深谙其趣,所以他才在自己的酒楼广告曰:“无豪华装修,有姑苏风情;无高级桌椅,有文化氛围。”
中国文化里说“君子远庖厨”,但君子大抵都是爱美食的。即使是坚硬者如鲁迅,也把吃饭这事看得很重,在日记里占了很大篇幅。看来,“饮食男女”确实是“人之大欲”,吃饭,在中国,不仅仅是维系伦理的,跟婚姻爱情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且更关乎审美的,要不怎么有那么多美食博客美食节目呢?
我喜欢看到将诗意和食色笼络到一起的感觉,美人可以如玉,但也可以“指如葱”,清代大词家吴文英在《齐天乐》中说“素骨凝冰,柔葱蘸雪,犹忆分瓜深意”。春风可以用来清炒,白雪也可以用来如菜,日月星空、春夏秋冬,良辰美景,无不可以入味。中华美食的精髓就在于将吃喝的实在与审美的虚处杂糅到一起,你既可以尝得到酸甜苦辣的缤纷,也可以体味花红柳绿的风景。所以,吃喝之内的“实处”----往往是导向审美之处,而吃吃之外的“虚”处--往往就是审美之处。老人常说:要抓住男人的心,先抓住男人的胃。这话不假,只是,如果只是看到饮食的实在之处,哪怕成了几级大厨,估计也无法抓住人心吧。毕竟,心,是虚的,胃是实的,中国古代虚实和有无之间的辩证那都不是白讲的啊。
所以,无论在哪个时代,人和人对生活的感受,差别不在于各自的物质状况或者条件有多么大的差别,而在于对待这烦恼人生的态度。从最基本的层次上看就是如何对待吃饭。古人说话不能乱说,这饭也不能乱吃乱作,带着一份认真的心,带着一种珍惜的心,做一份平常的菜饭,吃的是味道,给的是笑容,然后,骨子里,渗入的就是对着平淡生活的一份爱。不信,可以看看二毛的菜谱:
想吃什么
阳光拌豆苗
月亮煮清粥
米线过小桥
再加两支红辣椒
只要你喜欢
我会为你把春风用来清炒
雨丝下面
落叶红烧
只要你需要
我会紧握这把菜刀
下厨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