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我的错觉吧,亲情正一点点淡去。血浓于水,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时间的变迁,亲情已经没有了过去的浓烈,淡如水了。
家后的大姐本是同姓二大娘家的闺女,嫁在家后老邻居家,过去我们关系一直不错,每次回娘家总是先在屋后遇见她,跟她打招呼。近几年因为一点小事,她不再跟父母搭腔。我路过遇见时冷漠招呼一下,内心终究感觉寒凉。我父亲是多么热情的人,我母亲是多么热心的人,她怎么会这样对待长辈?
而她的妈妈,过去天天喊母亲出去玩的二大娘,也因此不再搭腔。跟母亲多年的感情,似乎不曾有过。
今天回娘家喝喜酒。是大娘家的二哥家的侄子结婚,侄子在宁波工作,职业院校老师,这次专门回家请酒。我们去他家奉上礼金就站在大门外等候,大家各人忙各人的,屋里的人是二嫂的娘家人,我们就没有进去打扰。后来看见几个熟人包括大娘家姐姐,她在福州给儿子家看孩子,很久不见,本想上前说几句话,可是看见她在忙。
等了一会儿,大哥就开车拉我们去了酒店,我远远看着那些熟悉而陌生的面孔,有老邻居,有小学同学,有二哥小时候的好玩伴,我没有上前搭话,他们也没有上前搭话,饭后接过礼包,我们就回家了。
一个家族的聚会,没有想象中的热烈,没有想象中的亲情,更没有想象中的互相关心,喝完喜酒,我为侄子家祝福,同时,我的内心因农村亲情的淡化而荒凉。
记忆中那些亲情,那些亲切的话语,那些带着关心的问候,那些热情的劲头儿,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
其实我可以不在乎,我觉得父母是有些失落的,他们还带着古道热肠,还带着对亲情的热情。大姑家的表哥也来了,他退休了,在外打工。多年不见,居然没有跟父亲打招呼,父亲是他的亲二舅啊,他连起码的礼貌都没有,而且彼此没有过节,父亲有点生气,跟我说了好几遍。我更觉得人心复杂地如同长满了杂草的园子,荒芜的不可言说。
那些小辈儿,可能忙于生活,忙工作忙挣钱,忙着看孩子,可能连说话的心思都没有。可长辈内心肯定有点人心不古的感叹。
那些浓浓的亲情,那些相聚的欢乐,那些内心的良善……可能是因为我在变,也可能是因为父母的热情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