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

一天和一老乡吃饭,她问我,“你做泡菜没?”我说:“没有。”老乡一听,便作色道:“你还是四川人不,泡菜都不做。”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立马汗颜,于是便也想起了有关泡菜的点点滴滴。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母又忙,不像现在的父母各种荤素搭配,还嫌营养不够,那时候早饭几乎都是泡菜下稀饭,因为家家如此,所以泡菜就成了每家每户必备的菜品。

做泡菜都是先烧开水,放凉了倒进一个专门的干净泡菜坛子里,这种坛子有玻璃的,陶瓷的,而我家都用的当地特产土陶,不仅吸水性好,而且透气性强,是做泡菜绝佳泡坛。

坛子里放好凉白开之后,就往里加各种调料:花椒、盐、红辣椒、蒜毫、仔姜(如果没有仔姜,用老姜也可),八角、高度白酒等。

盐水可以先放一两天,才可以正式泡菜了。

泡菜最常见的就是豇豆,胡萝卜,奶奶菜,仔姜。其中仔姜既可以做菜吃,又可以当调料,对于盐水的味道也至关重要。

泡菜对食材几乎不挑,只要是菜几乎都可以泡,所以有“无菜不泡”的谚语。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时侯母亲泡得最多的是豇豆,因为地里出产,而且量大。泡菜得选小而嫩的,先掐去两头,洗净,晒蔫,如果不晒蔫就泡,味道口感都要大打折扣。

每种菜浸泡需要的时间长短不一,小而薄的容易熟,一般两三天就可以吃,大而厚的就得要一周左右。

泡新菜的时候,我因为着急想吃,总是不时的打开盖子夹一块出来尝,尝一口如果不熟,再扔回去。

要是被老妈看到了,就会大声训斥:“你这孩子,烦人吧啦的,来来回回的打开,外面的水带进去会生花的(长白毛)。这么馋的丫头,我看将来怎么嫁得出去。”

如果当时正好离母亲近,会挨母亲一栗戳(手握拳,用中指关节敲),敲得头皮生疼。

最喜欢用泡菜下稀饭,泡菜脆生微咸,喝稀饭最配;如果吃干饭,就太干太咸,味道相去甚远。

初中有一段时间,可能是胃酸过多,每天早上吃泡菜几乎都会反胃,上学路上就会翻江倒海,直到吐完为止,只能饿着肚子上完半天的课,中午还要跑五里地回家吃饭,经常是饿得肚子咕噜噜的叫。

那一段时间特别讨厌吃泡菜,曾发誓长大有钱了再也不吃这泡菜了。以后很多年都不喜欢吃泡菜。

可是谁会想到,很多年后,在异地他乡,经老乡一问,竟然有点怀念那酸辣咸爽的泡菜了。

于是开始自己动手做泡菜。

在淘宝上掏了一个家乡出产的土陶。然后开始准备泡菜,以前在家虽然看过n遍泡菜,但没有具体的操作经验,所以打电话回去咨询母亲,没想到母亲告诉我,现在泡菜和以前已经有所不同,再也不用凉白开做了,而是直接用凉水,纯净水最佳。

因为凉白开泡菜,万一有生水进入坛子,很容易就长白花,不如用凉水,即使有生水进入也没有关系。不过这凉水做的盐水放好各种调料之后一定要多放几天才行。

等凉水彻底的断生,各种味道饱和之后再泡菜,这样泡出来的菜才更脆爽而且味道丰厚回味悠长。

我自己泡好的菜虽然不如老盐水泡的有厚度有回味,但是假以时日,也一定会泡出绝美的味道。

有了泡菜,家里的餐桌就开始了丰富起来。

在做炖鱼的时候放一点泡辣椒和仔姜颗粒,家人吃的时候直呼过瘾,麻辣鲜香无腥味,肉肥肉嫩不油腻。

还有泡豇豆,泡辣椒切碎和肉末同炒,做肉末酸豇豆,是一道最朴素的名菜,味道麻辣酸咸。每次没胃口的时候炒一盘,就会食欲大增,吃下一大碗。

到了冬季,人最容易有心火,一但上火,就可以用泡酸萝卜(白萝卜条)和大米饭煮成汤饭,既爽口开胃,又去火瘦身,是如今减肥女士们的绝佳食物,既可以满足口腹之欲,又可以瘦身美容。

芋老人曰:“时位之移人也”,我虽也是此一时彼一时,不但没有兑现这辈子有钱了再也不吃泡菜了的誓言,反而越吃越上瘾,在背离誓言的路上渐行渐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