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这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
有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
为什么会发生21天效应呢?
一是旧习惯、旧理念对新习惯、新理念形成的干扰。
当两种习惯、理念在形式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其中某些因素都要求相反的内容时,就会发生干扰。
比如说略读与精读。虽说两者都是读书的一种方式,表面看起来很有相似性,但两者方式有较大差异,甚至有本质差异。略读可能是看到一本书的一个小故事,精读则是提取到文中作者的寓意及经典段落。实践表明,旧习惯、旧理念越是巩固,新习惯、新理念的形成就越容易受到干扰。
二是理念与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它需要三个阶段才能形成。第一阶段,顺从。表面要求自己去顺应新理念、或者新习惯,按照自己定的要求去做。成功了就奖励自己,反之,没做到就惩罚自己。第二阶段,认同。在心理中主动接纳新理念、新习惯的影响,比顺从更深入一层。会主动地、有意识地加以变化,使自己尽可能接近新理念、新习惯。第三阶段
三是新理念、新习惯的形成需要不断地重复,即使简单的不断重复也是十分有效的。
21 天效应不是说,一个新理念、新习惯只要经过 21 天便可形成,而是21天中这一新理念、新习惯要不断地重复才能产生效应。
你如果想自律下来必定要经历以上三个阶段。
要求自己,刻意的提醒自己;
自然的、有意识的控制;
不经意、自然的不需要意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