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一条“父亲带12岁儿子徒步318国道进西藏引争议”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这位80后爸爸带着12岁的儿子,以康定为起点,沿318国道,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12座高山,耗时50天,徒步进藏。
爸爸表示:“我不是疯子,我准备很充分,陪儿子经历苦难才是真正的爱。
我觉得这事没毛病啊,有什么好争议的?于是,我饶有兴趣的观看这场辩论:
正方的观点是大多数人的观点,支持这位爸爸,主要论点有这几个:
1、 50天的朝夕相处和同甘共苦,是父子之间难得的经历和宝贵的回忆;
2、 通过徒步磨练孩子的意志力、抗挫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是父爱深沉的表现;
3、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种有意义的活动比让孩子在家看电视玩手机Ipad、打王者荣耀、上辅导班强;
反方论点认为爸爸做的不对,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1、 质疑这样做的必要性
作业太少还是工作太闲?要锻炼就为什么不送孩子去当兵?
2、 父亲的用意是好的,但是对孩子就一定好吗?
是否征求过孩子的意愿?是否能够保证安全?对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是否太残忍?这样的锻炼是否超越了孩子的体能极限?
3、为了争论而争论
这是人家的事情,怎么做是是人家的自由,有什么好质疑的。
其实,这个事情本没有对错,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会有不一样的看法,但是透过这些争议,我看到了一个社会的进步,看到了对下一代教育的观念的进步。我觉得这比事件本身更有意义。
◇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决定。
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是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常犯的错误之一。
孩子说妈妈我热,妈妈紧了紧身上的棉袄说,这么冷的天怎么会热?
孩子说爸爸我饿了,爸爸说刚吃完饭怎么会饿?
孩子说妈妈我腰疼,妈妈说小孩子哪里有腰?
孩子摔了一跤,爸爸说不疼不疼,这点小伤不算什么,男孩子流血不流泪!
这都是忽略孩子的感受,也是很多人之所以质疑这位爸爸的做法的原因。
这位爸爸在做决定之前是否征求了儿子的意见?儿子对这件事的态度如何?
12岁的孩子是有足够的判断力的,如果这个儿子支持爸爸的做法,并且事先衡量了自己的可承受能力,相信对这件事的争议会少很多。
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选择就是家庭教育的一大进步。
有家长可能会问,孩子的社会经验不足,如果什么都尊重他的感受和选择,结果没有办法控制该怎么办?
正面管教提倡让孩子自己承担其行为的自然后果,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习成长。“自然后果”,是孩子行为导致的自然后果,不需要成人的参与。比如站在雨中会被淋湿、不吃饭会肚子、不穿衣服会感冒。
12岁的儿子决定跟爸爸一起去徒步的那一刻起,他就得做好每天负重步行超过30公里,一天经历四季的觉悟。如果爸爸出于对儿子的怜爱而夺走了让儿子体验的机会,甚至在儿子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给予惩罚性的言语或者行为,这对父子都不可能完成这次壮举。
◇
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高质量的陪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记得樊登老师讲过他和他儿子嘟嘟的一个故事:嘟嘟让爸爸给他报听写,爸爸一边看书一边给他报,结果过了一会嘟嘟就哭了,他说爸爸你还是不要给我报了,我觉得你一点都不喜欢给我报听写,这就不是高质量的陪伴。
高质量的陪伴是对孩子陪伴需求的及时回应,是家长全身心投入的陪伴。
林妈妈就是一个很会陪伴孩子的妈妈,她给孩子讲绘本,深深情并茂、绘声绘色,而且在绘本之外挖掘很多开放性的问题跟女儿一起探讨,还把绘本引申出来绘画、练字、朗读比赛、英语比赛等。
她们成立植物小组,一起探讨大自然植物生长的秘密,制作植物标本;成立手工小组,一起做编织、做贺卡、做发卡、做衣服;成立DIY烘焙小组,一起做各种形状的蛋糕、饼干、糖果、创新菜品……每一次和孩子呆在一起都全身心投入,每一次都是属于她们的特别时光。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50天的朝夕相处,1700公里,12座山!每天都想放弃,每天都在坚持日子也是这位80后爸爸和12岁儿子的特别时光。
◇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的重要性。
我有个同事,他们夫妻都是户外运动的爱好者,也经常带着2个孩子去附近徒步登山,她3岁的儿子可以自己走完整个莫干山的下山路段(不要小看小朋友哦),跟他们一起住帐篷,吃野餐。十几岁的女儿已然成长为新一代的户外运动高手。她说,带孩子徒步登山并不是要求他们一定要做到什么程度,而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体会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不过每一次孩子们都给她惊喜。
另一个朋友给孩子报了钢琴班,每天陪着孩子穿梭在练琴的路上。他也没有多希望孩子能够成名成家,只是希望他能有个兴趣爱好,并且学会坚持做一件事。
“陪儿子经历苦难才是真正的爱!”这位80后爸爸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儿子优秀品质。他们出发的第二天便遭遇挫折,父子俩包头痛哭完继续前行;因儿子不想与队友分开,父子成功征服死亡墨脱线,体验西藏文化。虽有风险,相信收获也是巨大的。
有争议不怕,怕的是没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