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句话,我在无数人嘴里听到过,但真正实现了的没有多少。
说走就走,在我的理解,是想要离开的时候,可以立马放下工作、放下生活琐事,立即出发,不需要过多犹豫。可能旅行计划还没做好,人已经在看着飞机窗外的云朵了。
就像,就像梁朝伟心情不太好的时候就“打飞的”去伦敦喂喂鸽子。
有一个朋友,经常听到他说又被爸妈抛弃,成“留守儿童”了。老爹老妈这几天去日本了,过了几个月去斯里兰卡了,过几天又去北海湾了,去迪拜了,还总是发照片来刺激他。这让我很好奇,他爸妈不需要上班么?出去玩钱哪里来的?一问之下,原来他老爸开着一家公司,有钱!
但最主要是,公司建立有着良性循环系统,离开老板可以自行顺畅运转,产生利润。
财务自由四个字,很多人看到的是“财务”也就是有钱,但其实更重要的是“自由”二字,也就是说走就走。衡量一个人的财富,不是看你有多少钱,而是看你停止工作以后,可以维持之前的生活质量达到多长时间。就是《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里说的:
只有实现了财务自由,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
也是巴菲特爷爷那句著名鸡汤:如果你不想个办法在你睡觉的时候赚钱,那你就得一直工作到死。
“工作到死”说的恐怕就是我现在的状态——“零底薪”“打工族”,一天不上班就一天没有工资,因为个人原因一个月不上班,在单位不辞退你的情况下,还要倒扣“五险一金”,工资条上明晃晃的“负500元”真让人心碎。
然后,每年请一周的公休假,拿着两个月的工资出去玩一趟,开心是开心了,回来就要再一次拼命工作,为了下一次旅行去更远的目的地。
有的人可能会说,没钱就不要去旅行啊!有什么好玩的!
其实“旅行”对于我,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想要做,渴望做,高兴去做,需要去做的事!
“旅行”可以换成其他各种事情。
拿陪孩子这一件事来说,我现在还是单身,但从身边的同事那里已经严重体会到不能陪伴孩子的痛苦。
一个同事说,孩子上小学三年级了,但她一次都没有参加过家长会,人家以为孩子没妈妈;一个同事的孩子才一岁多,需要全身心照顾,不得不把小孩送到老家给爸妈,每天就只能视频一会儿,晚上想孩子想得睡不着觉;一个同事的婆婆住在她家,帮忙照顾孩子,但除了周末,她每天回去孩子已经睡了,早上起床孩子还没醒……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听的埋怨多了,觉得好像这就是当下30多岁年轻人该有的生活。
再说个身边真实的事情:亲戚家的哥哥大学毕业以后,一直在一家公司上班。八年后,尽管老板承诺加薪升职,他还是离开公司开始自己创业,做的是理财、投资方面的事情。过年回去,听他妈妈说,哥哥投资的项目可以带来比较丰厚的回报,每天在家办公,不用天天工作,收入却是过去的数倍;他媳妇最近也离开年薪40万的公司,开始着手准备做小学生游学方面的事情,因为这样可以更好地陪伴教育孩子。
他家小孩才上小学,已经跟着爸妈去过泰国、非洲、巴厘岛,看过不少的世界了。生活中,哥嫂总是有时间陪伴孩子,孩子上得起好学校,参加了围棋、棒球等不少兴趣班。
老妈说,看到嫂子平时总是和孩子说话说话说话……,别小看“说话”这个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多少父母总是急匆匆忙来忙去,对于孩子的问题也是敷衍几句,留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旅行,期待的是说走就走的自由;而其他很多事情,期待的是说干就干的自由,比如陪伴孩子,比如陪伴父母家人,比如花功夫学插花、茶艺;比如很多你想要做的事。
每个人或许都应该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状态,我过得如何?我焦虑吗?我自由吗?
可如何去做才能实现财务自由呢?
或许,哥哥在那八年的时间里做了些什么?对于当下的我或者一些年轻人来说更具有参考价值。
哥哥工作很认真很努力,也很出色,但他不是一味埋头苦干赚钱,而是在自己的工作中充分吸收学习自己所需要的本领,并懂得投资自己(考了在职研究生;平时超级喜欢看书),并提高自己的财商,明确定位,再寻找突破的机会,向着“自由”进发,而不是温水煮青蛙,最后变得非常被动。
“自由”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需要契而不舍追求的目标。财务的、时间的、心灵的自由。
对于如何实现属于自己的财务自由,如何投资自己,我现在还没有一个具体的适合自己的办法,但最重要的是去思考,去行动,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