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人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做的,在他们的权威下由他们征服的国王掌管原来的王国,这样他们有了服从办事的国王,把国王当作奴役的工具。
原文摘录:
1、让一个普通罗马公民,去支配其他王国,这不是什么新鲜事,那时的恺撒就是这样做的,是他剥夺了德尤塔鲁斯国王的王国,把它给好帕加姆斯城内名叫米特拉达悌的贵族。他的那些传记作者提到好几个王国都被他卖了出去。苏托尼厄斯说他一下子从托勒密国王那里捞进了三百六十万埃居,差不多要把自己的王国卖给他了。
2、马克 安东尼说罗马人民的伟大不是表现在他们得到了什么,而是给出了什么。
3、苏莱曼一世,我们看到他把匈牙利王国和其他国家任意赠送,可能他更多在于这个考虑,而不是他口口声声说的:那么多王国的权力压在身上逼得他吃不消!
读后心得:
十六世纪的法国,虚假的颂扬环绕着国王。一些贵族吹嘘法国的强大,把它与罗马相提并论。避世在蒙田城堡的蒙田显然也听到了这样的言论,一向随性又惯于从剖析“本人”观点出发的蒙田,写了这篇文章。文中他援引西塞罗所著的《家信》一书关于恺撒通信的内容,以及苏托尼厄斯所著的《恺措撒传》中的恺撒亲自将新征战的领地交由平民掌管的故事来揭示当时法国表面呈现的强大,其实是有心人故意制造的假象,不可以麻痹大意。
反观罗马帝国的强盛,我们肉眼只能看到一片断壁残垣。它的强盛不在建筑的宏伟,它的文明才是经久不衰的。至今没有一个帝国能够与罗马所取得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成就相媲美。罗马帝国版图的扩张,有四个字很重要,那就是“兼容并蓄”,它每占领一个王国,都要用自己的哲学和思想体系去同化这个国家,它的管理很大度,仍然用以前的国王担任新的领地的领主,然而由于整个治理体系的变革,新的王国渐渐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谁来做管理者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它强大的法治制度体系已经高于人治,不受管理者个人意志对国家治理的影响,而是法律和制度规范的运行轨道上去自行运转。作为管理这个国家的国王或领主,此时是制度的执行者,而不是决策者。良好的社会秩序将王国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共同的发展愿景铸就了伟大的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