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长达6000字,烧脑,走心,请耐心读完。
社群运营从浅到深的七个关键词。
第一招 链接—找到名片,产生关联
第二招 温度—加强印象,增加联络
第三招 在行—促进了解,加深交流
第四招 同频—找到同类,共同进化
第五招 共振—交换能量,超出预期
第六招 成全—帮助别人,成全自己
第七招 进化—互相分享,认真进化
引子
IP营是个神奇的地方。
IP营是个神奇的地方,在我发起第一期IP训练营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所有第一批相信我,并选择加入我的朋友,估计也没有想到,在IP营我们有了这样的化学反应,这个反应,让大部分参加IP营的朋友都感觉物超所值。
我把这句感叹发给李海峰老师,他说:这个化学反应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不仅仅是海峰老师这样说,猫叔也告诉我:
秋水也说:感觉我们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受益最大的那个人。
除了我们普通营员怎么看?——一个数据就是第一期报名IP营的200名成员,有127人要求继续交钱参加第二期。这个数据实在是太好。
为什么?海峰老师说得非常好,在IP营:每人都有
【1】做自己的贵人。
【2】被贵人帮助。
【3】成为别人的贵人 的过程。
然后不断循环。
猫叔说:入营前,我粉丝快10万,结营时,粉丝快60万。IP训练营给了我极大的力量。
我说猫叔你是个奇才。
猫叔说:运气很重要。
进入IP营的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运气变好了,我相信在秋水教主、小怡妹妹、狗哥、一刀老师、小荻老师、慧敏,包括我们的内容官颜敏这样的普通全职家庭妇女,都感受到了这种运气的变化。
所以今天在第二期开营分享,我想谈谈,为什么我们能等到运气?我们的运气到底是狗屎运还是真的踩到了趋势?如果是趋势,我们就应该提前去准备抓运气的网。
1,链接
“链接”是我在IP营学到的第一个关键词。
按我自己的性格,我其实是属于“不粘锅”个性的,我不喜欢和很多人交往,也不喜欢和很多人发展深入的关系,但是自从我成为一名创业者,我就意识到一点,不管我自己个性如何,既然选择了创业,广结人脉就是必然的。
其实我最早做IP营的动机还不是链接人脉,而是我和秦阳、陈慧敏写了《社群营销:方法、技巧与实践》,我觉得自己运营社群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但现在外面很多人做收费社群,价格还很高,我觉得我作为一个社群运营的顾问,如果以后到企业做培训,别人问你有什么成功的社群啊?能不能收费啊?我总是举别人的例子,不合适。
我自己得做一个,收费还不能太低,太低拿到外面没有办法说,而且我也想过了,价格是保证来的人认真对待学习,认真对待社群的最好门槛,反正我是想不出其它的门槛了。
当然,为了让物有所值,我也怕自己的势能压不住阵,我就可以邀请我觉得不错的好友,请他们加入IP营,帮我助阵。
好在大家觉得我还值得帮,秋水教主进来帮我,海峰老师和忠秋老师应该还不太明白我要干嘛,反正就是相信我,也进来帮我。
就这样一批牛人到第一期IP训练营来帮我,这件事意义深远,如果不是一帮能量不同的人在一起,我们就无法产生后面的化学反应。
慧敏说的“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这句话含义听起来很好懂,但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理解。
下面是激动人心的时刻了,所以在IP营第二期,我们结合古典老师的“三种人”理论,并做了丰富和发展,我们总结了第一期的链接模式,梳理出了这样五类链接模式。
媒体人:
也就是所谓大咖,在我们这里就是能够通过运营自媒体,打开一片天地,自己可以把自己养活得很好的人,我觉得在本群达到这样的标准的人有战隼老师,一只特立独行的猫,小川叔,萧秋水老师,剽悍一只猫,彭小六,杨小米,入江之鲸,秦阳。
产品人:
他们和大咖不太一样,他们未必自媒体影响力一流,但事业也许做得更牛,他们做的事情,可以给很多人另外的启发,如何打造自己的产品。比如本群的古典老师,李海峰老师,李忠秋老师,赛美老师,和云峰老师,朱宁老师,陈慧敏,包括我,更多是通定义产品,培养团队,形成一个商业化模式,一样走出了天地。这里面有些人事业很大,只是低调,我们不了解的人不觉得而已。
才华人:
他们是未来的大咖,这样的人在本群太多了,会码字的,会写字的,会播音的,会语言的,会健身的,会美貌的,会做饭的,会勾搭的,会旅游的,会整理的,会做笔记的,会做PPT的,会平面的,会手绘的,会画表情包的,会视频的,会手账的,会思维导图的,会摄影的,会理财的,会看病的,会养花的,会带娃的,会营销的,会公关的,简直是各种会……
他们中一部分人会成为媒体人,一部分人会成为产品人,或者两者都强的人,当然也有有才华而不珍惜不打磨而平庸的人。
至少在IP营,你可以一下子找到这些人,也许我们不能成为IP,但是我们可以互通有无,你觉得很普通的技能,也许就能帮别人解决大问题。
平台人:
再牛的人也需要展示的平台,所以在第二期我们深入主动链接了这样的人。请大家注意了,在IP营,我们邀请了这些有资源的人!
如果你想出书,本群有人。
如果你想开通在行行家,本群有人。
如果你想去一点资讯开通专栏,本群有人
如果你想去UC订阅号开通专栏,本群有人
如果你想去优酷做直播,本群有人
如果你想去喜马拉雅开通声音频道,本群有人
如果你想去做定制表情包,本群有人
如果你想对接简书、今日头条、领英专栏,本群有人
如果你想去做直播分享,本群有人。
如果你想去做培训讲师,本群有人。
如果你想学阿里淘宝电商,本群有人。
如果你想用社群工具,本群有人。
如果你想加入不同的社群,我们这里有陈慧敏的BetterMe城市大本营,吉吉的妈妈社群慢成长社群,易仁永澄幸福俱乐部,李海峰老师的DISC家庭,叫我龙兄的演讲社群坚持星球,新精英规划的橙子学院,Scales的成长会,拆书帮,樊登读书会,行动派社群,李叫兽的21天打卡群等朋友可去勾搭。
运营人:
这样的人在本群可能以营长,班主任,分享官,会诊官,语音官,小助手等等名义存在,他们维系着一个社群的日常运营,也维系着大家的感情。一个成功的IP背后,一定需要几个成功的运营人。
当然在IP训练营社群里,你未必只有一种角色,但是用这些维度去观察,去理解,你未来的社群,是否也可以做不同角色的设定,丰富社群的运营层次?就好比你在设计一个游戏?
2,赞赏
但如果以为一群人在一起,互相打了招呼,交换了微信就完成了链接,那是大错特错。
这个世界最远的距离,是我们在一个群,却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
要让一个人把你当朋友,你要先发自内心去赞美他。
怎样赞美一个人?是个难题,特别是对于并不怎么熟的人,突然去赞美他,不是显得有动机,就是显得不自然。
我和很多人交往更多是做事搭档,缺乏人情往来,像给好朋友送一份礼物这样的事情,我都做不好,做不来。我在微信公号文章里说很多90后不太懂得如何人情应酬,就把人际交往简化成了发红包,我说的是他们,其实我观察对象来自于自己。
发红包要让别人觉得好,莫过于有心的赞赏。
这是我从IP营第一期里观察并学习到的,仅仅是发红包,缺乏温度,但如果我们能这样做呢?
去刷别人的朋友圈,点个赞,写个评论,在他的评论区和你认识的朋友互相调侃一下,是赞赏;
去看别人的微信号,写个留言,觉得他写得不足,去后台悄悄提出自己的建议,觉得他 写得好,打个赏,是赞赏;
去报别人的微分享,帮忙扩散到朋友圈,凑个人气,发个红包,是赞赏。
去买别人的新书,写个书评,发个微博,晒个朋友圈,是赞赏。
… …
最好的赞赏是对一个人做的事情发自内心的认同,最好的努力是让自己的做的事情得到大家的认同。
在IP营第一期,我们就提出我们的口号是:打磨一技之长,做知识型IP!
嗯,我的意思是赞赏不是求来的,是你努力修来的认可。
有了链接,才能对喜欢的人进行赞赏;有了赞赏,才有感受到一个人的温度。
想一想,在我们过去的社群,我们是不是分享得太多,赞赏得太少,光有干货,是感受不到温度的。
但,有了温度后呢?
3,在行
仿佛是突然之间,IP营第一期的人就吃吃喝喝起来,上海的,北京的,深圳的,武汉的,成都的,都聚起来了。
原来有了温度,大家就会见面,社群也自然从线上走入线下。
如果我们没有勾搭,自然不会有见面的欲望,如果我们不见面,我们在线上的交流就不会有那么多默契。
除了有乐趣的吃吃喝喝,其实我们也蛮提倡为别人的时间付费,所以这一节的标题我不叫约见,而叫在行——借的就是在行行家的理念。
我们生命中的许多行走,仅仅靠自己是无法蜕变的,我们需要交流,需要和有沉淀,有积累,有智慧的朋友交流。
他们时间宝贵,我且在行约见。
你珍惜别人的时间,别人反而会更珍惜你的付出。
免费的东西才是最贵的,这个道理只有在你习惯付费后才懂。
在IP营一期,萧秋水通过在行帮助了很多人,很多人也通过在行约我,我想告诉大家,IP营会诊是一种特别好的方式,大家义务为你分析,不同的人不同的看法,开各种脑洞,事后复盘,收获巨大。
但会诊不能取代一对一约见,前者是视野的广度,后者是思考的深度。如果通过训练营,大家对你有所了解,再约大咖或者牛人,你的约见质量一定完全不同。
我们除了鼓励付费,我们还鼓励你通过精心准备和努力,让你付出的成本有最大的收益。
要面对面,不管是一群人聚会还是一对一约见,这就是IP营一期教会我这个宅男的第三个词。
4,同频
一张社群门票,换来全国各地许许多多的缘分,听起来很美。
我觉得这不是事实,事实是我们之所以能成为朋友,是因为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的沟通,我们发现彼此同频。
人在世界上是孤独的,直到我们发现了同类。
什么是同类?就是能理解你的人。你为什么要坚持做这件事?——同频的人不会问你这句话,他懂你在做什么,他自己也在做这样的事情。
同频的人在一起见面后会干嘛?仅仅是吃吃喝喝和交流吗?
不!
在第一期,上海的群在猫叔激发下,涌现了一大批成果,写出破十万+文章的文刀老湿,被方太邀请去开私房美食课的小怡妹妹,开始自己的狗粮品牌事业的狗哥……还有那个每次去聚餐现场贡献享受美食表情包的小许。
在第一期,小荻老师建了小群,在大家监督下,果然开发出了自己的逻辑沟通课,不断精进打磨,现在从第一期开到了第三期,不知不觉完成了月入5万。
多说一句,我个人不太喜欢强调月收入多少,我喜欢的哲学是:1、要好玩;2、玩的时候把事情做漂亮了;3、分钱。这也是幻方秋叶PPT团队的内部文化,赚钱是做事做到一定品质的结果,而不是目的。
在第一期,飞鱼船长建了小群,在大家监督下,果然还是完成了《运营控》书稿,逃避了自罚3000大红包。
在第一期,萧秋水老师主动建了小群,帮助但愿纠正作息习惯,现在但愿见了秋水喊妈,但他喊我叔,这孩子。
为何同频的人愿意在一起?
一个人坚持是辛苦,一群人坚持是战斗。
我们愿意在战斗集体里燃烧,不愿意在平庸人群中被质疑。
我们在第一期IP训练营就提出:
我们不只是提供培训,更是提供氛围,通过参与社群活动理解别人的成长,激活自己的成长密码。
我们不只是提供连接,更是共建社群,不要指望加了牛人就瞬间有了牛人资源,短期速成的事情不是我们社群的文化。
我们的文化是:群体进化,互相激发。
要找同频的人加入,而不仅仅是有钱入营费。——这是第一期IP训练营教给我的第四个关键词。
所以在第二期训练营,我也希望遇到更多同频的人。
5,共振
同频的人才能共振。
共振带来更大的能量,这能量超出想象。
谁能想象,在IP营第一期萧秋水教主做喜马拉雅电台音频课程,大家纷纷助攻,一下子挤掉马云爸爸,在半个月课程销售榜上冲入前三?
谁能想象,在IP营第一期彭小六新书《让未来现在就来》和秦阳,陈慧敏《社群营销:方法、技巧与实践》同城书友会,就是收费也阻挡不住全国粉丝的热情,走到一个城市,爆满一个城市?
谁能想象,在IP营第一期猫叔从不到10万粉丝做到了60万粉丝,还帮沈小怡微信公号从不足100粉丝一下子涨到了突破15000粉丝!
谁能想象,在IP营第一期,花花的英语课程,也找对了自己的产品化运营方向,摸到了成长的门!
连我自己也不能想象,我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我自己的渠道不过带来1万关注粉丝,但是在大家助攻下,我的粉丝三个月内能突破5万。
一个人再努力,始终是一个人,但一群人的能量,能影响更多人。
6,成全
我们做好工作,再彼此交换能量,背后的心态是成全。
有人问我,大叔,你为何要帮助我?
因为你很棒,我想帮你成功,我不是你生命中的贵人,你自己才是你生命中的贵人。
我信这句话:你越努力,你越珍贵。
再加一句话:努力很重要,努力思考也很重要,要成为一个能把事情做漂亮的人,而不仅仅是努力。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我能做的就是成全,成全你的能量,他日必然惠及更多人,也包括我。
如果你暂时还不是,请你追随先行者努力,终有一天,你将成全你自己的梦想。
知道陈慧敏要全职创业,古典老师就对陈慧敏说:橙子学院都是你的资源。忠秋老师问:慧敏,结构力思考学院能为你做什么?我也对慧敏说,IP训练营第二期,将是你创业公司的一个子产品,我全部交给你管,我放心。
让我们再温习一遍海峰老师的话:在IP营:每人都有【1】做自己的贵人。【2】被贵人帮助。【3】成为别人的贵人 的过程。然后不断循环。
成全,让IP营不断壮大,不断生长,不会变成一个短命的社群。
7,进化
我没有预见到IP营会走到今天这个样子,比我最好的预期还好的样子。
古典老师昨天说:成长为你的样子,古典老师今天说:做超级个体。
我在第一期结营分享里说我相信两个趋势:
【1】成长为知识型IP会是一个趋势。
【2】社群是IP(当然也包括知识型IP)的标配。
我相信未来,IP训练营是一个母体,会激发大家做自己的超级个体,做自己的社群,我们在训练营的所有探索,都是给大家的积累,帮大家能更好的起步。
在这里我们不仅仅是分享,而是我们看到彼此的进化。
比如说,大家在预备营看到我们审批,筛选,给大家一次双向选择和观察的机会,很遗憾预备营的朋友,有10%没有进入最后的正式营,进入正式营的朋友,也有20多位被我们劝退,或觉得不适应主动退出的朋友。
对门槛,我们是认真的。
比如说,一开始400多人的二期群,大家觉得每天吵到不行,现在不知不觉,内容官哲宁、刘蓓、沐尤一晚上发布汇总干货后,大家自觉禁言,默默阅读一天头脑的碰撞营养,不用担心自己没有时间,错过干货。
对运营,我们是认真的。
比如说,一开始每个人都想在IP营里让更多认识自己,现在越来越多人知道,争取链接、在行,会诊,申请做小助手的机会,会更好。
对大家,我们是认真的。
当你身在其中,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波澜壮阔,或者曲折幽暗。比围观更好的事情,是亲身投入其中。感谢你们加入IP训练营第二期!
我们会努力,让我们一起在第二期克服种种困难,解决种种问题,我们不会一帆风顺,我们不怕风吹浪打,我们相信未来,除了艰辛,还有诗和远方。
爱你们,欢迎你们,IP营第二棒,就交给大家一起进化了!
第二期IP训练营已经开营,不招人。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知识型IP训练营”。
想了解更多社群运营,可以去我的分答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