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升学
在日子最紧巴的光景,普通老百姓是没有什么望子成龙的概念的,大家普遍的念想就是盼着把孩子养大,参加工作领一份工资帮衬家里。所以那时候初中毕业的孩子最好的出路就是考上中专。因为上了中专,就是国家的人了,每月有一定的伙食补助,毕业后国家按所学的专业包分配工作,算干部编制。这样就能早上班,早拿工资,给家里减轻负担。而且因为一般都是就近安排工作,能留在离家近的地方,不出北京城。
而如果选择上高中,就意味着家里还要管吃管住管学费书本费,白吃家里,累死累活供上三年,然后只有成绩好的才有希望上大学,考不上的除非家里条件相当好的,能重新复读,否则就是到小学当孩子王,或者安插在哪里当个店员出纳什么的。而考上大学的,毕业后面向全国统一分配,哪里需要哪里去,有很大的可能是回不了北京。
两相比较之下,老百姓的选择十分务实,一窝蜂地报考中专,这导致了每年中专的录取分数反倒要高于高中的录取分数。
母亲初中成绩优秀,家里认为考上个理想的中专根本不成问题,减轻家里的负担也指日可待。结果没想到的是,等母亲初中毕业的时候,学校通知大家那年中专学校不招生,让所有人都去报考高中。母亲没得选择,只好随大流报了高中志愿。结果高中就那么几所,水涨船高,那年高中录取分数奇高无比,在激烈地竞争之下,母亲成为全校被录取的极少数人,考取了离家不远的女子高中。
高中录取工作完结之后,正当大多数落榜的孩子发愁今后的出路的时候,让人没想到的是,学校突然又通知没考上高中的学生到学校填表,根据自己考高中的成绩,报读合适的中专。
多年后,母亲才在翻阅历史资料时候,找到对这段政策的披露。这番看似极为不合常理的安排,其实是当时政府故意为之的一个举措。因为中专受到老百姓的追捧,平民子弟中的好学生都被中专录取,导致高中的生源质量相对地不高。这样一来,随后高中毕业时的大学选拔就多少有些矮子里拔将军的意思。而我国当时的科技,教育,工业等的建设急需高级专业人才,这样的情况对人才培养极为不利。所以就有了,先让高中把尖子生网罗一遍,再推送学生上中专的手段。
可是这种情况落到了个人的头上,就多少有些被命运之手摆了一道的意味。
当然有些人是不服这命运之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母亲同学的家长根本不管这一套,得了又能考中专的信儿,兹拉一声,直接撕了高中录取通知书,就当考上高中这事儿从来没有发生过。然后让孩子跑到学校混进去填表报中专。很多学校的老师们也了解这些孩子家里的困难光景,即使知情,也选择睁一眼闭一眼,网开一面。
无奈外婆一辈子做人中规中矩,对这套路数压根儿连想都没想过。等母亲发现同学之间还有这种操作手段,时机已然过去,没办法只有老老实实地认了命。
在天津上班的外公收到家信,得知母亲没能上得了中专,而是被高中录取,就十分地气急败坏。这也并不能怪他。家里闲置的房子尽管已经全数住满了人,可是房租却寥寥无几,仅仅是有胜于无。这房租是由街道房管委和房客研究后决定的,房东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定权。根据房子的大小,每间房定价两块钱到两块半不等,固定之后就没能涨价。随着房子年头见长,租房的收入已经快抵不上维修房子的花费了。全家的主要生活来源就是外公的工资。而他的工资自打定成分之后,一毛钱都没涨过,眼看着就快要退休了,母亲和舅舅年纪尚小,都在念书,家里的负担只是一日紧似一日。
外婆的应对策略是靠着自己的一双手。
曾经凭着外婆的一手好活计,外婆一直给大户人家裁剪衣服做鞋做帽子之类的补贴家用,可是因为世道艰难,大户人家的需求已然凋零已尽,而周围的邻居街坊一样的捉襟见肘,没几个人能有钱有布料添置衣服鞋帽。这个进项变得无以为继。
好在街坊邻居帮忙,给外婆介绍了一些外活儿。最常见的是糊纸盒。比如给火柴厂糊火柴盒,或者鞋厂的鞋盒,计数操作,一百个几分钱。还有给印刷厂叠书。零号的印好的纸张一大卷,很沉很沉,外婆在前,母亲和舅舅在后,拼了命抱着拖回到家里,铺整齐在床上,摞了半尺多高,要细心对好书页号,叠一次,拿一个一米多长的大铁尺子在上面“哗”地一下使劲儿压好边儿。一张纸一张纸码好摞起来,拴上绳子,送回印刷厂,等着用机器裁掉边儿,上胶装订成册。甚至给空军补给缝过风镜。就是眼镜一样的铁架子框周围垫上棉花缝上絮进去,用软的布料包好缝上,送回工厂,等着封上胶边卡上镜片。。。那一年暑假里,一家三口齐心协力补贴家用,度过难关。
外婆,母亲和舅舅不知道的是娘俩儿个这样的寒假暑假在今后的生活中会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