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曾在课堂上讲过:简历一定要根据所申请的公司和职位修改书写,可是当我投递简历时就像是天女散花, 宁可错投三千绝不漏掉一个, 更不可能现场修改简历。一份看起来还算不错的简历,背后已经是绞尽脑汁地修改,一字一句地认真完成。
大学生就业的焦虑到底来自哪里?
《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一书中给出了答案。
他们的焦灼, 来自社会的舆论压力,无数的媒体都在哀叹大学生遭遇就业寒流;
他们的焦灼, 来自家庭, 含辛茹苦、 两鬓生霜的父母早就期待着子女能够有个繁华似锦或者至少不愁衣食的前程;
他们的焦灼, 来自学校, 学校为保就业率,不停地在他们的耳边旁敲侧击“就业不是择业, 该签就签吧, 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了”;
他们的焦灼, 更多地来自自己,看到周围的人一个个都拿到了心动的offer,而自己的投出的简历却毫无音信。
多年来的教育,教给他们各种简历的写法,却没有教会他们实用的求职文化,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侃侃而谈而不是慌乱不已……
书中提出的择业之道,见解深刻,有许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参考学习。
以“择”开头的词语往往字字千钧: 择校、 择业、 择偶, 每一个词语都承载着人们沉甸甸的希望, 每一个词语都让人们不得不慎之又慎。
为什么选择如此重要?
因为, 选择决定结果。
在某种程度上,择校决定着一个孩子是否能学有所成,择业决定着一个人的事业是否成功, 择偶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是否美满。而学有所成、 事业成功、 生活美满,恰恰是芸芸众生所追求的三大人生目标。
相比而言,人们对择偶与择业尤为重视, 俗话“女怕嫁错郎, 男怕入错行”就反映了人们的这种心态。
所以,如果你想走出一条完美的职业发展之路, 就必须三思而后行,慎重择业。
古语有云: “以铜为镜正衣冠, 以人为镜正得失。”在择业之前, 大家应该以过来人为镜, 衡量利弊得失, 从而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择业过程中,简历的制作尤为重要。好的简历并非是一朝一夕写出来的,而是大学的过往经历里一步一步积淀而成。
因此,关于大生涯该怎样度过,以下是几点值得我们仔细去思考学习的建议:
1. 打造自己的“通才本领”
越是知名的大公司越是在意求职者的“通才本领”, 而不是很介意你对该公司的业务是否非常熟悉, 是否已经具备了该公司所需要的“专才本领”。有一个比喻可以很恰当地说明知名公司的招聘哲学: 如果他们需要招聘一把“锤子”为他们工作,他们往往并不在乎应聘者是否已经具备“锤子”的外观,而是很关注应聘者是不是一块可能被打造成“完美锤子”的钢材。
一流外企所需要的“通才本领”往往包括以下几点:
(1) 英语口语水平
对于英语学习的重点,更多应放在“实用口语”的练习上, 掌握这个是进入外企最顺手的“敲门砖。
(2) 计算机操作水平
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对于 Word, Excel, PowerPoint 的技能应用,不仅仅要懂,更要学精学透。
(3) 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已经许多企业被列为招聘的第一热门关键词, 因为笔试和小组讨论的环节着重考查的都是逻辑思维能力, 而这一点恰恰是很多女性求职者的弱项。在日常中,可以有意识地学习辩论知识, 因为辩论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提高自己思维的全面性和条理性。
2. 对自己进行“职业定位”
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 应该是“双匹配”的, 也就是说, 这份职业既匹配你的兴趣,也匹配你的能力。
通过反复尝试对自己进行“职业定位”。如果我的兴趣是与人沟通,能力是具有创新思维并且中英文口才较好, 那么我会去从事这三个职位的兼职: 教师、 销售和市场推广。我会利用做家教的机会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做老师;我会去参加保险公司和直销公司的培训,看看自己是否真正擅长并乐于推销产品;我也会参加营销策划比赛, 衡量一下自己是否具有做市场推广工作的天分。
早早进行“职业定位”, 就会避免你在毕业之后频繁跳槽。更为重要的是, 它可以使你在大学期间就打造自己的“专才本领”。
虽然书中强调了“通才本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应届毕业生对一些大公司的好职位“群起而抢之”,这些大公司变得越来越“挑剔”, 除了要挑选最好的“钢材”, 还要看看这块“钢材”是否已经初步具备了“锤子”的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