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德国电影《海蒂和爷爷》改编自瑞士作家翰娜·斯比丽的经典文学《海蒂》,美丽的风光、可爱的女孩、感人的情节,像一股清流,滋润心田。
故事很简单:女孩海蒂从小失去父母,被姨妈收留。姨妈不能继续照顾她,迫不得已,海蒂去投奔爷爷。
爷爷是个倔强又古怪的老头,一开始,十分拒绝海蒂,然而,海蒂发现了爷爷内心的柔情,主动接近他,慢慢地,爷爷接纳了她,两人相依为命。
可好景不长,海蒂被迫离开爷爷,到富家小姐克拉拉家,做她的玩伴。
克拉拉双腿残疾,不能行走,内向孤癖。海蒂的到来,让克拉拉找回了久违的欢乐。可海蒂十分想念爷爷,特别想回家,最终在克拉拉一家帮助下,回到爷爷身边。
康德说,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
喜爱大自然,心心念念阿尔卑斯山的海蒂,就有着一颗善良之心:她善良、乐观、感恩,她的美好可爱,感染了古怪的爷爷、放羊娃皮特、贵族小姐克拉拉,给身边人来了欢乐。
如果说,海蒂的善良源于感同身受——经历了生活的艰辛,推己及人,同情他人的不易;
那么,克拉拉一家的善良,算得上最顶级的善良——这种善良,超越优越的生活,超越贵族的阶层,只是源于人性,源于同情,对地位悬殊的底层小女孩,发自内心抱以善意。
这种善良,非常难得!
最顶级的善良,是一种慈悲
这种善良,体现在细节:
无论是克拉拉父亲,还是奶奶,见过自己女儿(孙女)后,都第一时间对海蒂示好,主动伸手,向她问好、表达谢意;
海蒂学会拼读后,克拉拉一家齐聚,听她朗读,发自内心鼓励她,为她高兴。
这种善良,体现在平等:
家庭医生,是克拉拉父亲的好朋友,同样是贵族。
面对8岁小女仆的“梦游”,他没有一丝怠慢,而是全心关注、全情对待:
“她在梦游,千万不要惊动她”
“她全身冰冷,需要一条毛毯”
“我需要单独和她谈谈”
......
他用一己之力,为小女孩撑起一个敞开心扉、倾诉心声的小天地。
发现海蒂想家、想爷爷、内心压抑,家庭医生直言,建议克拉拉父亲让海蒂回到爷爷身边,不然,会加重她的抑郁痛苦。
他的行为,间接促成了海蒂和爷爷的团聚。
这种善良,体现在超阶级的爱
最打动我的,是克拉拉的奶奶:
她没听信管家的一面之词,没有嘲笑海蒂不会拼写,而是不顾尊卑、长幼、贵贱,主动接近海蒂,把她看作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需要关心的孩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给她讲故事,打开她的心结,让海蒂知道学习的好处;
当海蒂的理想被人嘲笑时,克拉拉奶奶又鼓励她:“如果生活中有什么使你感到快乐,那就去做吧,不要管别人说什么”!
克拉拉奶奶,是海蒂的引路人,给年幼的海蒂心中播下求知和理想的种子。
最顶级的善良,就是给人快乐,将人从苦难中拔救出来的慈悲。
最顶级的善良,是一种成全
卢梭说,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
克拉拉的父亲,为让海蒂摆脱痛苦,做了最无私的行动——让海蒂回到爷爷身边。尽管他非常爱自己的女儿,明知海蒂离开,不能走路的女儿失去玩伴,重会不开心,他仍然听从了医生的建议,把海蒂送回去。
要知道,克拉拉父亲完全可以不这样做:
一方面,他们已给海蒂姨妈付了钱,相当于买下了海蒂,有理由不顾一个孩子的想法、心情;
另一方面,克拉拉父亲很忙,没时间陪女儿。女儿克拉拉腿有残疾,不能动,闷在家里,没有朋友,不开心。海蒂的到来,让女儿很高兴,有了久违的笑容,克拉拉父亲看在眼里,也很高兴,海蒂留下来,他大可以安心去外面,不再牵挂女儿。
可是,克拉拉父亲并没有因为这些理由、这些理所当然,就不顾一个小女孩的心情、死活,而是毅然选择让海蒂离开!尽管这样,会给自己、给女儿带来麻烦和不开心,他也成全了海蒂。
《论语· 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成人之美,是一种美德,其本质在于以爱待人,以善意助人。
最顶级的善良,就是牺牲自己利益,成全别人的好事。
最顶级的善良,是一种惠及自身
爱是会流转的。
为了别人,尤其是地位、身份都不如自己的人,放弃利益,做最大的让步、最好的成全,终会被世界善待,惠及自身。
克拉拉一家就是这样:
位尊而不自傲,以最大的善良对待海蒂,成全海蒂,这样的善意流转,最终福气和恩泽回归——克拉拉打破贵族身份,体验海蒂的下层人生活,回归大自然,腿病居然好了,居然站了起来!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还”,善良的人大多好运,整个宇宙都会来帮忙,最终产生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