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女乘月里风高夜竟提菜刀追砍弟弟,后又将弟弟从大桥上扔下河,随后还淡定地将弟弟从河里拖到岸边,确认死亡后就地掩埋......
是什么让这个初中在读未成年的姐姐对弟弟痛下毒手,残忍地将其杀害,留言区主张严惩这个姐姐的占不少,也有网友看到了这个家庭“重男轻女”上的教育问题。然而正是这个家庭教育问题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为人父母,除了每日为眼前的生活苟且,更多的精力,还要分配给照顾和教育孩子。曾看到过一句话;“男人用一夜就当了爸爸,女人却要用一辈子去做妈妈。”这个家庭中,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可见爸爸是缺职的,父爱是缺失的,这个家里里外外全靠这个母亲一人操劳。这个母亲除了照顾三个孩子外,还在超市和宾馆兼职打两份工,同是女人的我对这个母亲除了敬佩外还有深深的担忧:她的精力够吗?多子女的教育本来就错综复杂,耗费体力精力,她还把多余的那点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恐怕她自己的情绪在这高负荷的生活下都被活活压抑了,孩子们的情绪她哪还有心思去顾及。
家里头用来联系的一部手机给弟弟用,不给姐姐用,姐姐凌晨一点躲在被窝里玩从同学处借来的手机玩游戏,被半夜醒来的弟弟发现了,害怕弟弟告状,就把弟弟给杀害了。弟弟这个举动是压死姐姐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实他们早已积怨已深,平时弟弟没少在母亲面前告状,给姐姐穿“小鞋”,母亲处理对待弟弟的这种“告状”也是草草了事,从不客观处理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不管姐姐有理无理她在母亲那都得不到安抚和重视,相反还会遭来一顿臭骂或毒打。母亲的这个行为直接影响了姐弟关系的团结和睦,长此以往,姐姐把心理对母亲的不满发泄到了弟弟身上,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全面爆发。
姐姐在后面提审中提到母亲给弟弟买手机,不给她和妹妹买,心里都对母亲不满,觉得母亲做事不公平。买手机这件事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算是件大事,给这个孩子买,不给那个孩子买,这本身就是个原则上的事,母亲在这件事情上都没有处理得当,引起了两个女儿的不满,觉得母亲不爱她们。然而,这种感觉积压在女儿心上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平时小事姐姐忍了、让了就算了,连买手机这么大的事母亲也是这么处理,于是姐姐认定母亲是不爱她的。况且姐姐这次凌晨拿手机玩游戏的事被弟弟发现后,她心里是害怕的。姐姐小G是个文静的乖女孩,平时从不惹事,可她的内心早已千苍百孔,感受不到这个家庭的爱,她内心是惶恐焦虑不安的,一个不安惶恐,没有足够安全感的孩子,怎能处处表现得如你所愿,让你满意?如果是,这些都是假象。
除了痛心,我们能从这篇报道的文章中反思到什么呢?你是不是会说:假如这位母亲懂点家庭教育这起惨案就可能不会发生,假如这位父亲懂得给母亲适当的关怀,不再把家庭重担压在母亲身上...可是,人生哪有这么多的假如,那么给你一次机会,你愿意学习家庭教育吗?
我愿意!我相信这是所有家长的心声。
现在,仍能听到学习过家庭教育课程的家长们在群里抱怨还是教不好孩子:
课也上了,网上资料也查了,也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可教来教去,也没什么变化,还那样。所谓的科学的教育方法也没那么好使嘛。
为什么你学了那么多教育理念,孩子的问题依旧。
我想这肯定不是某一个人或几个人的迷惑,好多父母应该也深有同感。这让我想起电影《后悔无期》中的一句话——“懂得了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学习全新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养方式,查阅相关的资料,看更多的书,听专家的课。但无论怎么提高自己,得到多少种教育方法,孩子还是那样,问题依旧。这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1、你的教育重心是什么?
聪明的父母把教育的重心,由教孩子放到教育自我上来,教育孩子只是个借口,自我教育才是目的。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无意识的向你学习,当你把自己教育好了,孩子自然会变好。而大多数父母,重心都是学习怎么教育孩子。
2、你的言行一致吗?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自己首先没做好榜样,而当孩子效仿父母的一些不良行为时,父母又千般指责。言传身教,没有身教,言传就无从谈起,因此,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起到一个好的模范作用,这跟看了多少育儿书,知道多少育儿方法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3、培养孩子时,你是不是一直有耐心?
12岁以下的孩子,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父母需要有更多的耐心。而大多数父母又急于求成,培养孩子的某方面能力时,比如独立性等,开始时按照方法论来,但实际实施起来,又指责孩子笨手笨脚,耽误进程,结果大部分自己来,小部分孩子来,最后孩子能力没养成,你却想是不是方法不对。
4、孩子的个人因素,你考虑在内了吗?
孩子的性格,想法,兴趣等,你清楚吗?在教育的过程中,你有考虑过吗?就单单说性格,就有先天性和后天塑造之分,很多父母太过注重孩子的后天培养,忽视孩子的天性,结果却事倍功半。而精致的教育,是根据孩子的不同心理需求和气质类型,帮助孩子完成自己的成长。
5、培养方向明确吗?
看周围亲戚朋友家的孩子,送这个兴趣培训班,送那个学前辅导班,书上也有介绍,在哪个年龄段适合学习什么,顺势而上。但有一个问题,作为父母必须想清楚,培养孩子的方向是什么,而不是跟风,看别人学什么就送孩子学什么,别人说学什么好,我就送孩子学什么。没有明确的目标,只会让孩子对未来越来越迷茫。
6、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吗?
你整天都在学习,都在听课,都在查阅资料。但关键是,你知道了那么多教育理论,有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教养孩子成长,不只需要科学理念作指导,还需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作支撑,结合孩子的特性,形成“接地气”的教育体系,是我们最需要的。
7、一直没效果,有没有及时反思,调整对策?
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看了那么多书,听了那么多课,知道了那么多教育内容,可用在孩子身上,一点效果都没有。有没有及时反思一下,做个总结?为什么这个方法行不通,如果作调整的话,要怎么做?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势必经过一个反思总结调整的过程,才能确定。
8、家里教育理念是否一致?
首先,儿童心理的一大特点,就是缺乏主见,易于服从。往往谁在家的权威性高,就会听从谁。如果父母教养缺乏一致性,会使孩子的心理偏离加深。其次,来自不同方向的教育信息,不仅会相互干扰,还容易形成孩子的两面性等不良的性格特征。所以,每位教育者,这其中也包括祖辈和父辈,对孩子的要求要做到前后一致,夫妻双方对孩子的教育,也要取得一致。
9、你的视野和level是否及格?
现今中国正处于大变革的时期,经济全球化,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等,教育方式不仅局限与传统的课堂教育,更是增加了慕课、翻转课堂、私塾、家庭教育,通识教育等,所以父母的视野和level以及知识储备,要及时更进,以驾驭更好的更先进的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的新型人才。
10、夫妻关系是否和谐?
夫妻关系,是所有家庭关系当中最重要的,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夫妻关系和谐,家里充满爱,孩子才会学会什么是爱,这比你教给他的苍白的理论要来的生动。
事实上教育中,最重要的四个字在于“以身作则”,可我们做父母的,自己本身又有多少做到了?
美国最佳教师雷夫在上海演讲时提过一件事儿:
他的班上有一个孩子,父母关系恶劣,整天打架,而且还吸毒酗酒。所以这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已经形成了一种扭曲的家庭观:家就是父母打架的地方,他讨厌家,他一辈子都不会结婚!
如果是我们,遇到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发动全班同学给他送温暖,关心他,体贴他,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告诉他家是很温暖的,父母虽然打架酗酒,但还是爱他的……这应该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
但雷夫没有这样做,他连一句安慰和疏导的话都没有说。他郑重地向孩子发出邀请,邀请他到自己的家里住上两个月。孩子欣然接受了邀请,进入雷夫家之后,雷夫跟他约法三章:必须按时起床,必须按时休息,必须收拾自己房间的卫生。孩子也都一一接受。
两个月里,雷夫没有进行任何说教,没有刻意安排任何“教育活动”。他把自己家庭生活最真实、最自然的一面呈现给孩子:夫妻之间真切的爱和相互的尊重,几个孩子之间亲密的感情,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有不同意见时的平等讨论……结果,两个月后,当孩子离开雷夫家的时候,非常感动地说:“雷夫,我知道了,家是很温暖的,将来我也要有一个这样的家。”
再多的道理,都比不上我们自己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想要孩子变成什么样,我们做父母的,首先就要变成什么样。父母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是家庭教育成功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父母通过对孩子提出要求以及朝夕相处,无时无刻不向孩子渗透着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价值观和人生观决定了孩子的人生方向和感受世界的方式。
爱不只是一个字眼,更重要的是为了爱而付之以行动,爱是责任,永不放弃,永不嫌弃,这就需要我们去学习,去行动,去改变。开始改变其实很简单,难点在于坚持。但,请相信我们自己,相信我们对孩子的爱和耐心,不是一小时,不是一天,不是一个月,而是孩子的一生,我们都会努力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