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第18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文章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我们要深刻领悟总书记精神,增强道路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定道路自信,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正所谓:“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是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道路选择的方向正确,才能保持道路发展的定力,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前行方向。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在改革逐渐深入攻坚阶段的当下,作为基层党员更应该将全面严治党管党放在关键位置,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打造一支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党的队伍,充分凝聚党内、党外全国各族人民的磅礴力量,让14亿中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行稳致远。
坚定道路自信,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让人民大众摆脱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想的奴役和压迫,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走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防疫之路,在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中行稳致远。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主要就是因为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考虑人民,党群一心,凝聚出疫情防控的磅礴伟力。让发展的成果更加全面、更加公平、更加长久地惠及全体人民,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在当下的重要体现。
坚定道路自信,就是要顺应时代发展。当前,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性问题作出了更加深入全面的阐述。习总书记指出:“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改革开放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改革开放后,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时代特点和时代主题做出正确判断,充分利用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等历史条件和发展机遇,果断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文明以新的时代内涵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也符合时代前进的大方向和当今的时代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增强道路自信,走好中国道路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顺应时代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