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初入教育行业的老师,我其实有点害怕和家长的相处。
因为这样一些事例:某位老师做的事情没有让家长满意,就直接被告上教育局;学生没完成作业,老师说了他几句,家长就和老师吵起来;留作业嫌给学生布置作业多,不留作业嫌老师不负责;临放学来接学生,班里学生看家长们一来乱作一团,老师一时控制不了局面,就拍视频在微信群里传播“课堂这么乱,老师管不了”……虽然这不能代表所有,只是个例,但也给我留下了心理阴影。
但和家长的比较少的相处中,我总结出的一点就是,多报喜少报忧。
现在有了微信,非常方便。可以在群里和家长联系,布置作业等,家长们也能经常联系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
也许是由于对教育事业的新鲜,有段时间我会把和孩子们度过的比较愉快的事件记录一下发到朋友圈里,后来发现好多家长点赞。
后来我在微信群里除了发布一些通知,作业外,会发一些班里组织的活动情况,进步的作文等。
让我有此做法的原因也有以下两点:之前教过的学生,有一位家长对孩子抱有特别大的期望。当时我一个人住校,就让女生陪我睡在学校。这个女生那天想和她的好朋友一起来给我作伴,她们放学后回家吃过饭才来。由于天黑了,这个女生的妈妈送她来到了学校。见到我之后,她的妈妈和我交流女儿在学校的表现,当时好像就说了这个女生学习不太踏实,好动爱玩,但也比较努力。接着她的妈妈也反应,她这个毛病天天说天天吵,但变化不大,接着就在那一直数落女生,甚至想出手去打。好几次我硬着打断家长告诉她,打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重要的是帮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何况孩子也很懂事。可是后来话又被女生妈妈接到,又开始说呀说。她的妈妈好像完全无视了我和女生的朋友,一点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心。看着这个小女生,只觉得顶着很大的压力,最后我让两个学生先去玩,和她的妈妈聊了一会儿,从妈妈的口中得知女生的家庭和别的家庭不太一样,爸爸瘫痪了一段时间,没办法干重活。家里的担子落在了妈妈身上,哥哥初中毕业不上学了,所以妈妈对她抱的希望很大。说到伤心处这位家长的眼眶里满满的泪水。她的心愿是想让女生能出人头地,哪怕将来能找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养活自己,不用那么劳累就行。这位家长当时刚从地里回来,身上还带着泥土,了解到她的不容易,也很理解她想帮助孩子却不知道从哪使劲的着急和无助。后来家长走了,我想了很多。
班里另外一个学生,妈妈长期在郑州上班,他和爷爷奶奶在家上学。孩子很聪明,但一直贪玩,基础差的很多。有次他妈妈和我聊天,了解到她对孩子的那种愧疚,长期不能在身边陪伴,以及把孩子托付给我的那份心,都很打动我。
所以后来我决定把平常孩子的进步拍成视频,发到班群或朋友圈,让家长们可以看到。
那个基础差的同学特别会活跃气氛,表演能力很强,所以有时候一些小活动就鼓励他参加,然后录下来。看到他的妈妈在下边评论说孩子棒时,心里也很欣慰。尽管他基础很差,也尽量让他跟着走,起码把课文都会读,要求背的背下来,经过几次鼓励确实也比之前认真学习了一些,不过那孩子一直以来写生字都是认认真真,工工整整的。
另外之前在班里发的学生进步的作文,也有明显效果。也许家长看到之后在家也夸奖了孩子,其中一个男生,对作文的兴趣变得浓厚了,写作文认真了起来。
班里一个本来有点“混日子”的女生,之前老爱顶撞我,甚至拿出破罐破摔的样子对待学习,作业爱抄袭。有几次她在口语交际课上的发言把她“晒”在了朋友圈,她妈妈都会评论或点赞。后来班里活动她也会积极参加,课上也会踊跃发言,在英语上更是突飞猛进,成了英语课代表。
这样的变化还有很多,总之,在家长们都在的班级群里,在公开的朋友圈里,被当众夸奖好像给了孩子一定的自信,另外也让家长们对孩子增加了一份信心,多了一份鼓励,孩子们会发生变化的。
另外村里的家长们由于没有时间或没有文化基础,对孩子的辅导或引导不一定到位,他们自身对孩子的着急,如果再加上老师的“坏消息”,这些都会作用在学生身上。身为成年人的我们,听了一些夸奖还增加不少信心呢,更何况那些成长中的孩子。
多报喜少报忧目前看来还是比较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