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行走》一栏,记录自己到过的每个地方。往后每年会去两个不同地方,直到走完中国。
《行走》Step 1:上海 2017年8月27日
去上海是由于出差,上海的夏末秋初,天气很舒服。27日晚抵达已是晚上10点,打车到静安寺的酒店,虽然路上有些疲惫,但还是十分激动,毕竟来到了魔都。
那一天晚上就和同事们下楼一起吃火锅,上海的辣好像有点甜,那也是我生平第一次吃牛蛙。吃不了辣,去到外地总是吃亏的,同事当时还笑话我,“吃辣其实是一项技能你懂不哈哈哈哈哈...”,至今记忆犹新。
那晚回到酒店已是半夜两点半,洗完澡便呼呼大睡。第二天早晨八点起床开始工作,很多事情还没有做。一整天都呆在酒店里。
第三天开始出门,当然不是自己选择的,是要去拜访一位老师,向他要些资料再探讨一些问题。那天下午去到了大会现场,布场以及物料的准备十分累人。那天晚上九点,我们全体工作人员坐在场地上吃盒饭。
那天晚上忙到1点才回了酒店,第二天清晨6点穿着蹩脚的高跟鞋出发到了现场。同事们都感慨我终于也有了大人模样。活动持续到了下午6点,最后也终于圆满落幕。
那晚我们全体人员去做大保健了。这是我第一次做大保健,真的,舒服。
第五天上午在酒店忙着写稿,直到下午四点才出发去田子坊。应该说,此次去上海有些匆忙。
选择来田子坊,还是一位朋友的推荐。也确实觉得,田子坊蛮好。它不喜热闹,不惹尘埃,无关繁华,憩在城中,独享惬意。
隐匿于弄堂中的咖啡馆、酒吧、餐厅,多了几分现代城市少有的那种怀旧感。
小的时候很喜欢收集水晶球,家中橱柜里有各种各样的,其中不乏水晶球音乐盒。原本想来“天空音乐盒”淘一个回去留作纪念,但遗憾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天空8音乐盒”藏在一栋80年代的红砖房里,里面有最干净纯粹的音乐。
这是在上海最深的记忆。那天在远处看到这一幕,有些感动。不单是看见爱情,更是看见了画家的坚守。他说自己的妻子去世了,她生平十分爱笑,现在剩下自己一个人,没什么别的奢求,就是想要多看几眼这世间的笑脸。
在这个世界上,你又在坚守什么?
从外滩到酒店,是打车回去的,到达酒店门口,司机笑着说:“小姑娘,记得给我一个好评哦。”上海生活节奏很快,物价也很高,但这里的人,对生活充满着热情。
由于时间临近开学,我很快就返回了广州。不知道下一次去上海是什么时候,但我相信我还会再去。
再繁华的城市,也总有慢的角落。再忙碌的脚步,也总要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