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察汗淖尔文学”。
五月份参加了商都作协的一场活动,杨瑞芳老师的文学讲座以及与各位老师的交流,我受益匪浅。我必须认真对待写作,因为许多年来,能在有意或无意中坚持下来,且能带给我纯粹的满足的一件事,大概只有写作吧!
当老师说,“热爱写作的人,都温文尔雅。”我就知道参与这个群体是正确的,因为生活中,待人温和约等于懦弱,遇到流氓,就要比流氓更流氓才能生存,能懂你那份温文尔雅的人,实在太少了。我理解的温文尔雅,是性情随和,遇事冷静,而心存善良。如果说要具象化,我想到了活动中认识的一位罗老师,恰好在《察汗淖尔文学》公众号看到了他的文章,他讲述2014年在察右中旗信用社做柜员时,遇到一位异地口音的乞讨老人存钱,他看着老人抖落的零钱和硬币,耐心地整理,温和地沟通,不仅放慢了正常办业务的速度,还帮老人多存了一百元,临走时,望着老人艰难的步履,心生颇多感慨,他想的是低收入群体,想的是如何立足自身岗位为脱贫攻坚事业做贡献……
写作是苦难人生的救赎。若不是生活的苦难,路遥何以创作出《平凡的世界》,若不是写作的救赎,史铁生何以成为轮椅上的巨人?我得承认,生活是充满苦难的,谁不想做山间的一缕风,而谁又不是无奈何纠缠于这尘世中。我的爷爷,从饥寒交迫的岁月里走来,在黄土地里摸爬滚打了一辈子,却只能蜷缩着瘦小的身躯,把心中苦闷藏进收音机的戏腔里。我的父亲,起早贪黑,尝尽了酸甜苦辣,却也只能在无人的角落里点燃一支烟,重重地长吁一声。比起他们,我幸运多了,读过几年书,又恰好对文字多了些敏感,尽管我不抽烟不喝酒,也可以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因为,在文字的世界里,我早已挣扎过,崩溃过,也疯狂过!
写作之初,我只是对一些句子或者歌词很感兴趣,叹服于作者是如何把几个词语排列得恰到好处,直说到人的神经末梢上去,有时候就算不知其义,仅凭听读上的美感就能陶醉。后来,我把少年久久无法割舍的情愫用七万多字写到了纸上,不知道哪来的勇气,我还把这些文字拿给大学里文学选修课的老师看,我庆幸,这位老师给我“坚持写下去”的鼓励。尽管现在看来,我的那些文字实在不算成熟,但总而言之,写作是需要鼓励的,我真的坚持写了不少。刚毕业时,想法很多,我把所见所想写成自己喜欢的文字投到公众号,他们说,那就是散文。那时候看不惯很多人很多事,于是我化身一个傻子,把坏人说得更龌龊,把坏事说得更肮脏。他们说,那算得上小说。求职期间迷茫的长夜里,缠绕着万千思绪,我无法向别人表达清楚,也不想让别人清楚,就学着现代诗的样子,写下“夜,被孤独拉长到天边,天边的冷月,挂了千年”。写出来我就很满足,仿佛倾诉给了整个世界。
写作和做人一样,得真诚而不能老实。真诚是创作最原始的情感,但是又不能直接说,得让读者从细节的描写中感受到。就像会撒娇的小女孩,她从来不会哇哇大哭,而是用一个眼神,或者嘴角的一丝抽动,让你看到她的委屈。写作中的“不老实”在于虚实结合,事实必须经过艺术性的塑造和升华才能成为作品。一个成熟的作者绝不会局限于写真实的事件,也不会局限于写自己,能写别人,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世界,才能让更多人感同身受,让作品成为众生的救赎。
我在生活中打磨写作,也在写作中品悟生活。我庆幸能与文字作伴,假如明天阳光明媚,我可以写作,假如明天乌云密布,我仍然可以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