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事记忆

诺拉·沃恩

“每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各不相同,但是所有民族对花的喜爱是相同的。”

                              ——中国谚语


河北北部,云朵还没来得及如期聚集,雨季便已经过去了。在仲夏烈日的炙烤下,褐色的大地一片苍茫的景象。在平原上、山谷里和山丘间走了三天,除了村落附近灌溉过的土地,再没有见到绿色。

沿着古老的石头小径向上,就到了一处狭窄的岩架。一队挑夫正从这里下来,于是我们在下头等了一会儿。压在他们身上的是要运到海边出口海外的内陆土产。巨大的箱子通过绳子绑在背上,比脑袋都要高出许多。尽管负重艰难,领头的那位还是一下就侧过身去站到了悬崖边上,后面的九位也依样照做,继续行进。

等他们都过去了,我们就开始向上攀登。我的挑夫走在前面。等到我也走到大家都通过的转弯处,我看到他已经蹲在那儿,把水罐里最后几滴水洒到了路边的石缝里。原来在那乱石间的尘土中,有一株野玫瑰。纤细修长的藤蔓上点缀着五片萧疏的叶和一朵绽放的花。完美的花朵,层层渲染,吐露着芬芳。“就是从这样的花身上,”我的挑夫说道,“我们学会了坚韧。”


广东省,曾经富丽堂皇的庙宇,如今脏乱不堪,无人照料。我向住持抱怨佛像脸上的积尘。他没有马上回答,而是领着我穿过两个庭院,沿着一条黑暗狭窄的通道向前走。

来到通道的尽头,他打开一扇门,示意我先过去。出了门,我踏进了一座深谷之上的小花园。一切都收拾得井井有条。精心打理的肥沃土壤上连杂草也无处可寻。在紧挨着山崖的一侧,还特意用石块堆砌了一座矮墙,守护着花园。

在花园里,住持对我说:“祭坛的摆设不过是宗教的符号……而在花的面前才能见到自性。”

我无言以对。脚下,百合花亭亭玉立,洁白的花瓣与金色的花蕊相得益彰。头顶上,一株玉兰正在盛开。

住持小心地铲起一小丛蝴蝶花,移到一个瓦盆里。“带回家去吧,”他说,“如果你想要心怀诚意,寻求真理,那么与花同在,就一定能找到。”


我的女佣变得怒气冲冲,因为有个脏兮兮的乞丐在我们南京的居所墙外搭了个草棚,就这样在连接花园和山间小路的门边住下了。

她说这人必须得搬走,不然风会裹挟着他的病菌飘到墙里来。到时候我们都得遭殃,小姐说不定还要死于霍乱。

然后她就出去了,要赶他离开。但过了一会儿,我见她坐在缝纫室地板上缝起被单来了。通常在心神不宁的时候,她会用这个办法来平息自己。

“要饭的走了吗?”我问。

“没有——他还在那里。”她回答。

“哦!你没吵过他,是不是?”我追问道。

“我没跟他讲话。”她说,“那个人拿破盆种了一小枝茉莉,放在草棚里风最小的地方。茶他肯定没多少,但是他把这仅有的东西拿出一些分给了花。我觉得这种人不至于伤害我们。人不能成天想着身体健康,反倒把精神健康给忽略了。我还给他拿了点儿米和鱼。”


中国人爱花,在种花方面也有如天助。这当然是一种苦心孤诣的境界。在爱花人的悉心呵护下,鲜花得以盛放在全国各地。要知道各处的气候天差地别,某些地区正值零度以下的寒冬之时,另一些地区已是闷热难耐。

花就这样被娇惯、伺候和抚弄着,被虔诚地供奉着。大量有关不同植物秉性的智慧结晶世代口耳相传——另外还有一套详尽的园艺文献汇集了几百年以来的观察记录。在寄庐图书馆,光是有关菊花种植的经典著作就有四十本,跟盆景有关的著述数量也不相上下。

天热起来,人们会把植物挪到院子里最阴凉的地方,并且给那些无法移动的开花树木、藤蔓和花草搭起遮阳篷。在闷得喘不过气来的酷热中午,我还曾经见到有人一直坐在那里,给一株耷拉下来的花扇风。到了寒冷的季节,又用纸把植物罩起来防冻,木炭提供的热气则通过地下空气管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根部周围的土壤中。

今时今日的这些构造完全来自两千多年前卫国国君所颁布的法令。他要求这些构造的设计必须简单,让最贫穷和最笨拙的人也能做出来。在最恶劣的天气,花匠用带有呼吸孔的小纸袋给花苞一个个穿上衣服。

尽管花匠为了让花草保持最好的姿态而殚精竭虑,但他们收取的费用低得令人吃惊。一位花匠曾经跟我解释过这是为什么。他说花草乃是修身养性之道,如果哪个国家把花草作为奢侈品来定价,那么这个国家恐怕连文明最基本的原则都还没有弄明白。


在中国的传说中,每月都有一种月令花,在新月之后的第五天庆祝。诗人常常在花期到来之日敲开院门,要求进屋吟诵花的诗歌。许多茶铺都有一个讲故事的人来吸引顾客。在花的节日,我常在路过的时候,听到盲眼说书人在给下了工聚过来的人们讲花的寓言。

正月的女主人是水仙花,二月是紫罗兰,三月是桃花,而三月是婚礼最多的月份。桃花在中国是婚礼的象征,正如橙花之于美国婚礼一样。在中国古代,人们会在桃花花期的节日中庆祝美好的姻缘。四月用牡丹来命名,但玫瑰才是这个月真正的主人。因为“牡丹是富贵人家的花,象征着财富和权力;而可爱的玫瑰则属于每一个人,她的美丽优雅在乡野和庙堂面前毫无分别。”

温柔的茉莉是五月的女主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是纯洁的化身,主持六月;有治疗功效的凤仙花主持七月;娇小却馨香扑鼻的桂花主持八月;深得文人喜爱的菊花居于九月。明亮欢快的金盏花是十月的女主人;十一月的则是山茶花;冬季开花的梅花,花瓣就像雪花一样,是属于十二月的花。

哪种花都不能被忽视,但因为一年不过十二个月,于是在农历二月十二设有百花节。

百花节的礼仪是走亲访友,互相赠送花的种子作为礼物。花的生日适宜聚会。甚至不需要花园就可以举办花茶聚会。我认识北平一位体弱多病的中国小姐,既没有财力也没有精力来料理一座花园,但是每年都举办花茶聚会。邻居家有一枝紫藤爬进了她的院墙。每年到了紫藤开花的时候,她就请朋友们来做客。有一年紫藤并没有开花,她仍然兴高采烈地举办了聚会,以纪念往年的花开景象。

有能力的富裕人家,往往在聚会时举办盛大的花卉展览。通常从清晨开始一直持续到傍晚。日落之后院子里会点起丝绸做的灯笼,让大家尽情地欣赏花木之美。只要举止得当,逗留时间的长短全凭个人的选择。

中国人不喜欢插花,因此很少这么做。聚会上展示的花朵,或盆栽,或地栽,都仍在生长。几百年以来的诗词绘画已经给每一种树木、藤蔓和植物赋予了象征意义,植物的摆放也受此影响。在文人的家里,一定会见到“三友”——也就是竹、松、梅——放置在一起。

赏花会的目的是为了观赏鲜花,而玩纸牌或者打麻将则被视为下品。有的时候,会搭起露天戏台表演那些赏花经典节目。有一回我参加了一个赏花会,那家的小孩穿上了花衣服,跳了一段即兴花舞。往往还会请擅于吟诵的人献上有关花的诗歌。

花宴也颇受欢迎。林家在每年果树开花的时节会举办果树节。友人们会结伴同游,从各地赶到宁波附近观赏杜鹃花。美丽的荷花在河中的浅湾打开郁金香形状的花骨朵时,各省的家庭也会把席设在船上。

我第一次受邀参加花卉节日的时候,干妈告诉我着装的礼仪。“这样的场合每个人都要盛装出席。”顺阁说,“但是根据古老的礼仪,不宜穿得比花还要艳丽。出席赏花会的打扮应该讲究、干净、素雅、落落大方。奇装异服在花会上是不合时宜的。彬彬有礼的女主人与宾客们都知道,相聚是为了庆祝花开,衣着打扮如若分散了人们对花的注意力,是粗鲁无礼的。”


我出国了六个月。回来后不久,想要买一匹丝绸。在我走之前,姓施的丝绸店主刚刚开了一间新店,所以我就去那里找他。店门关着,好像没有人。我打听了一下,得知他回到老店那里去了,那儿也是他的父亲和祖父曾经经营的地方。

我果然在那里找到了他。选完布料,谈定价钱,他给我沏了杯茶。我问他为何离开大马路,他说那地方不好。

“那地方多繁华,”我很是惊讶,“你不觉得那儿客人更多吗?”

“做生意的人,”他告诉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是跟顾客打交道。那地方太繁华了。很多人光顾是因为方便。他们拿着长钱夹,付钱也很爽快,但钱并不是全部。”

店家十四岁的儿子,也是继承生意的人,又给我举了个例子。“从长远来说,这个地方对我们家更好。”他说道,“在大马路的店里,我们在柜台上放了榆叶梅,给高雅人士欣赏,但是有人竟然让二月的冷风吹到花上来了。”


有一回我迷了路,不得不向巡捕问路。于是我把车停到路边等待,巡捕还在忙着打理手头的事务。他身上穿的制服效仿的是三藩市的警察服制,这个镇子的镇长是在美国受的教育,所以让他的共和国警察都穿上这种制服。岗哨建在现代的水泥路上,边上种上了夹竹桃,此时他正用茶壶给花朵浇水。

打理完毕,他给我指了路。在示意我可以继续上路之前,他跟我说:“一年里面每一天中国都有鲜花的庇佑。”然后问道,“在外国也是如此吗?”

(郑文博 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997评论 6 50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60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359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309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346评论 6 39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58评论 1 30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22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70评论 0 27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403评论 1 31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96评论 3 33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69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64评论 5 34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75评论 3 32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705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48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831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78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首先谢谢豆豆小姐对我的用心和鼓励,我会积极人生,减少负能量。 每次在跑步机上跑步的几十分钟都感觉是一个非常好的与自...
    苏记苏记阅读 202评论 2 0
  • 文/晨光花开 突然很感激,自己有一双可以看见世界的眼睛。 它让我看到很多很多的美好的事物,也同时能让我在心理描绘这...
    晨光花开阅读 210评论 4 5
  • 找到工作的同学都走了 我为什么还要考公务员考初会 每次同学来寝室说找到工作怎样怎样 我也想啊啊啊 可是还有很多事没...
    时光L阅读 15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