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在给眉州上完第一堂课以后,就意识到和眉州的合作就此止步。这个企业隐藏着太大的管理危机,她并没有打算付诸如此精力。
可老板心里不这么想,企业发展至今,他意识到的危机一点也不比刘老师意识到的少,一早在门后听到刘老师的一番开场,他就打定主意他必须请刘老师到企业中来。
从一开始就是两人的博弈,而这一博弈便是半年之久。
老书里总谈到求贤才最经典的故事,不外是刘皇叔三顾茅庐寻诸葛亮。而在现实中,老板与刘老师不知觉地也上演了着这番故事。
刘老师与老板的合作从培训开始,每场培训,老板必到,他对他的管理者说,谁不到就扣工资,谁迟到就罚在门口站…上课老板比谁都认真,小笔记本记满满的,从那以后,他开会的说辞都铿锵有力,那些都是他从刘老师那里学到的专业理念。他不用司机接送刘老师,他要自己开车接送,刘老师几次三番拒绝以后,他干脆买了一辆奥迪A6(2003年,那会儿奥迪刚从国外引进,在北京的各大机关,算是首长的官方配车),就那样简单粗暴地停在刘老师家楼下…
刘老师还没见过一个老板能虔诚到这种地步,让她感触颇深的是,老板两口子虽然文化程度不高,理解力却惊人。她经常课后简答他俩提出的管理困惑,为他们贡献一些管理策略和方法,他们用笔记录下来,回过头就去实践,碰到困难推不动,又会立刻反思…最关键的是,这俩老板虔诚地信任她。
她与老板约法三章:半年内她不涉足企业内部管理、她只开展培训、她不与企业建立任何雇佣关系。
刘老师是理智谨慎的人,她有她的步骤。
她的培训像是一场及时雨,滋润着这个企业每一位期盼成长的员工,从她的培训中,悄然地改变着大家传统守旧的思维。后来想想,这为不久后的企业变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期间,她开始组织培训部门编撰服务标准,实地指导,优化了原有的服务技能培训系统;她开始帮助企业拓展全国各地的招聘市场,她为眉州的各地校园招聘进行生动的演讲,雇主品牌慢慢在校园中形成;她找来长城饭店的高级编辑指导我们如何办出一张有水准的内刊,我们的报纸也从黑白A4纸,到专业印刷180克彩印铜版纸,印刷量从几十份到上百份再到上千份…
她唯一不动管理,她深知这是一块硬骨头,上来就啃,没有半点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