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我已经参加了五次张淑娟老师所开设的《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课堂了,每次都有新的收获,下面就让我来和大家说一说我新学到的东西吧。
个性塑造报告
总体要求:找一个让自己有情绪波动的场景,用“个性的本质即警惕”理论,将个性塑造的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里。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评价量表见表12,目的是展示自己具备主动塑造个性的意识和方法。
⑴我当时面临的情景是怎样的?(作答要求:具体阐述自己出现警惕的相应场景)
大一第一个学期学习激情不够导致对自己的期末考试成绩非常没有信心,总是感觉直接会挂科,在寒假期间得知成绩出来后。
⑵我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作答要求:具体阐述自己的第一反应,即要说而未说出的话)
第一反应:非常紧张不想去查成绩,怕看到自己不想看到的结果。自己也清楚上一个学期并没有好好学习,也觉得自己可能会挂科但又心存侥幸,感觉老师会捞自己。所以犹豫不决不敢去查成绩。
⑶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作答要求:展示是什么塑造了自己,让自己做出了这样的反应)
也算是有自知之明吧,自己也清楚自己在上一学期并没有好好学习,有很大可能会挂科,也知道挂科的后果非常严重,不仅仅是大学生涯里的污点而且如果被老爹知道我挂科了,我一定会被揍的很惨很惨。但是又听学长学姐说大学老师是会捞人的所以心里又多了一丝侥幸感觉老师应该会捞自己。
⑷我还能作出其他什么反应?(作答要求:除了第一反应外,自己还可能作出其他什么反应)
反思自己上一学期的不足,后悔自己在上一学期的所作所为导致此时此刻的畏畏缩缩,反问自己为什么当初不好好努力,并下定决心下个学期好好努力,不让自己在查成绩的时候如此的难受。
⑸我哪个反应更恰当?(作答要求:想象自己是“自己想变成的那个人”,会作出什么反应)
我想变成一个敢作敢当,不管自己所作所为是坏是好都可以勇敢的直面结果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做对了继续保持,做错了在承担相应后果后反思自己并切改正。
就如我所说的查成绩,成绩就是自己之前所作所为所得到的最终结果,不管结果好坏,自己都应该去坦然的接并且承担对应的后果。无论最终是什么样的结果都已经是过去式,与其犹豫不决畏畏缩缩不敢面对结果,一点点的浪费时间,不如坦坦荡荡的接受结果,好好反思结果得来的缘由,不断的完善自己,使日后的自己在面对结果时不再难受。
上一学期侥幸没有挂科但是我还是应该好好的反思自己,并且在本学期好好学习,尽己所能不让自己在最终面对结果时畏畏缩缩。
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方面,生活中其他事情也是一样的道理,与其在最后畏畏缩缩不敢面对自己所创造的结果不如从开始就尽己所能努力去创造自己所期待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