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什么也做不了。
我整个人心烦意乱,不能在任何事情上专注。
看书看上几页,思维就乱了;看视频学一个新知识,脑袋里就开始云游四海了;跟别人聊天,一下子就分神了。
倒是能够玩手机玩很久,不过也是在各个APP中来回切换,不想完全沉浸在一个世界里。
我知道这样下去,什么收获都会没有,但就是不能专注。
抛开我天性中的散漫思维不说,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手机的影响。
手机里每天推送大量碎片化信息,把人的完整思维都打乱了,大大削弱了专注力。
手机里获得快乐太容易了,一直划、一直按一个键,我们就像小白鼠一样,被喂得饱饱的。
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被信息奴役了。
我们需要源源不断的新信息,以此来刺激我们贫乏的大脑。
我们变得不能专注,变得害怕专注。
一旦专注在一个事情上,内心就在发慌,因为刺激不过多,因为专注太枯燥。
但是,成功离不开枯燥。
那些成功的人士,基本都有过一段苦行僧般的生活。
那种苦行是对刺激信息的主动拒绝,用强大的自制力和专注力,完全沉浸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最终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毫不犹豫的说,有多强的专注力,就有多大的成功。
没有专注力,人生终将一塌糊涂。
02
关于专注力,不得不提到那个故事了。
有一次,巴菲特到比尔·盖茨家做客。
比尔·盖茨的爸爸一时兴起,让他们写下对他们取得成功最有帮助的一个词。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不约而同的写下了“focus”,也就是“”专注”。
两人都是极其专注的人,近乎疯狂的做自己喜欢的的事情。
比尔·盖茨从哈佛辍学后,一直致力于在实验室里研究电脑程序,以强大的专注力痴迷于工作。
用他的说话就是:“我们在实验室里没日没夜的干”。
再说说巴菲特,巴菲特一生都专注于股票投资,其他的事情他都很少关心。
巴菲特的家人说,他在生活自理方面是一个低能儿,但这并不妨碍他的成功。
相反,他在自己喜欢事情上的过分专注成就了他。
不仅要在一件事上专注,关于人生的选择上也需要专注。
有一次,巴菲特的私人飞机驾驶员向巴菲特请教怎样获得成功。
巴菲特让驾驶员写下要做的25件事,然后从中圈出最想做的5件事。
驾驶员恍然大悟,说:“您是说先让我做这5件事,剩下的20件事以后再慢慢做,是吗?”
巴菲特摇了摇头,说:“不是,你这一生应该只做这5件事,其他的都要回避。”
道理很简单,我们的时间很有限。
如果兴趣太多,那么做什么都是浅尝辄止,一生都是在浅水区游泳。
成功需要深入研究,需要专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可以说,专注力决定了我们是成功还是失败。
03
怎样训练自己的专注力,这是我们最需要知道的问题。
现在是网络时代,接受信息太方便了。
对于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每天都泡在网上,专注力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越来越差。
训练专注力,最重要的还是要排除干扰,待在能够专注的环境中。
拿我写文章来说,如果我在家里写,那么我的效率会很慢。
泡杯茶、床上躺一躺、刷手机、看着窗户发呆,这些都在对抗我的专注力。
我一般都会跑去书店或图书馆写,因为这些地方有来自陌生人的隐性监督。
当我在玩手机时,我的内心会比较不安。
看到别人都在学习、看书、工作,自己也就不想堕落了,也就非常投入自己要做的事。
我们人类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我们过于自信了。
我们总觉得自己独处时,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
但完全没有,大部分还是做不到“慎独”。
一不留神就堕落了,一不留神就抛弃专注力了。
对于不能专注的人来说,要想训练自己的专注力,还是需要外界的隐性监督的帮忙。
从一点专注力都没有,到极其有专注力,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种过程就是习惯的培养。
等到哪一天,专注成为了我们的习惯,那么我们的前途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