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只跨专业运气可能不太好的研究生,因为0基础,没有讨论,几乎没有指导,科研的过程似乎处处充满阻碍。写这个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吐槽的,只是讲述自己遇到的困境以及应对方法,想哪说哪吧。
讨厌的对比。例如本科生发了多少论文,你一篇都没有,还不如一个本科生,听了几次类似的话后,我非常的焦虑。最直接的原因是如果我不如一个本科生,那以研究生的难度来说,我该怎么毕业呢?但这件事客观来看,我是跨专业的,本科生学过的东西我都没接触过,人家辛辛苦苦读了四年,我一上来就比他们强,那么将他们置于何地?至于研究生毕业的难度,并不是人人都是国奖优秀才可毕业,如果想了解实际毕业的难度,任谁危言耸听都不可信,学生手册才是事实。
无效的讨论。不论是在合作中,还是日常求教中,最让我开心的话是:“有问题问我”,但是往往紧接而来是自我怀疑。最典型的是我不会找创新点,但不论我是口头请教还是给出ppt,得到的答案都诸如:你要多读文章,多总结,多理解贡献,多看展望等等等,这些话是不是很眼熟?但是请教完后我望着手头那百来篇n个方法的论文,数万行又数万代码,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时候首先怀疑的就是自己,为什么别人行,自己不行?那一定是自己错了。但是后来发现别人行的原因有很多,但自己不行的原因绝不是因为没有多读文章,不会总结,不知道找贡献,不会看展望,根本原因在于错误的科研逻辑!而无效的讨论过程中,别人提出的方法都不是解决我问题的关键,自然起不到作用。顺便放上帮我走出这个困境的方法吧:写给还在为论文纠结的博士和硕士们:向你介绍两种提idea的思路,希望大家不要再为idea纠结了
推不动的进度。我时常会卡在诸如实验效果不好上,但我缺人也缺卡啊。因为我是跑深度学习的,显卡就是命脉啊,如果一个实验需要一周才能调一次参,那么基本没有试错的机会;而我是一个人在做,那么调研,找idea,写代码,调参,记录分析数据,全都得一个人搞,并且整个过程中没有讨论,但凡哪个环节我想错了,都有可能把我卡住无法进行下去。为了这事我很焦虑,一来我没有机器,跑不了几个实验,二来我代码来不及调,因为我还有别的事需要做。那么卡在一个地方的时间会很长,时间久了之后人会自然的焦虑。可偏偏我所在的实验室包含了几个很强的团队,在实验室中经常能听见每个团队内部为项目或是论文做准备的讨论,听着大家开心得聊着自己一个又一个的成果时,我想起一个词叫做“同龄人压力”,这会造成一种错觉,得像他们那样优秀才有可能完成论文,这时解决不掉的问题加上这些焦虑会让停滞的工作更难以前进。对于缺卡缺人的问题我至今毫无办法,但是对待“同龄人压力”,我的解决办法是3M耳机+boss降噪耳机+白噪声,100%隔绝外界的声音,听不见不就没压力的嘛哈哈哈。
融不进的环境及冲突。可能有人会奇怪,明明我所在的实验室团队都特别强,为什么我不但不能获取帮助,还特别焦虑呢?首先我不属于任何一个团队,我没有参与任何一个团队的工作。因为这是一个双向选择,在我的科研能力达不到团队的需求的情况下,我若强行留下,就没有工作可分配给我,学不到东西我会很难受,团队的人同样会因为进度问题很难受。可能有人会觉得,那可以讨论,请求帮助嘛?这就回到了无效讨论的问题,我能获得的,是友善的无效讨论。于是我每天去工位,就好像走进一个热闹的菜市场,没有人认识你,没有人同你说话,没有人欢迎你,也没有人讨厌你,还要承受着“同龄人压力”,这些也就罢了。可当自己发现推不动进度的因素,例如设备和人,除了自己同学都有,还是一个实验室的,那么心里就会产生强烈的冲突,觉得自己非常糟糕。但我仔细想了想这件事,是因为起点不同,不论是知识基础,还是人际。首先因为我基础问题,所以没有团队合作的可能,其次我入学时并不属于这个实验室,大家本来就不认识我,加上大家都特别忙,没有可闲聊的机会,对于互不了解的人,并且没有合作的可能,谁会来和我说话呢?我发现类似的情况出现在同屋的另外一个同学身上,所以我想这事不是我的问题,也不是别人的问题,我并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所以我选择回避去想这件事。如果环境让我不舒服了,我会起身,去楼道里学个英语或者唱会歌,心情好了再回来。
我觉得在学习过程中,和别人对比是一个特别不好的习惯和心态。如果遇到被动的比较,那么就该直接say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