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未果,孩子不想上学,被带去工地受苦受累,结果出人意料
原创路途艰难险峻,但是有您相伴,欢迎点赞分享关注评论
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想必都会存在逆反心理,其中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出现厌学情绪甚至做出厌学行为,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这种情绪通常只会持续一段时间,经过自我调节或者家长简单干预之后就可以得到舒缓,回归到正常学习生活中,但是对于部分孩子而言,这种情绪会不断加重,甚至导致孩子出现强烈逆反行为,还会出现辍学现象,许多家长因此而愁容满面。
本想一招制胜,不成想适得其反
为了改变孩子出现的这种不良心理和情绪,不少家长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式,其中广东有一位家长发现了一种非常有用的方式,本想借此一招制胜,没成想适得其反,孩子非但没有重拾学习兴趣,反而更加想要逃离学校、走入社会。这位家长的经历是这样的,本身学历不高,所以给予孩子非常大的期望,希望孩子可以通过读书出人头地、改变命运,但是往往事与愿违,近期这位家长的孩子出现了严重的厌学情绪,即便家长进行了苦口婆心地劝说,也无法改变孩子的思想。
面对此种情况,这位家长认为孩子之所以会不愿意上学,是因为没有吃过步入社会的苦,于是要求孩子去建筑工地从事抹水泥的工作,本以为孩子会因为太累、太苦而放弃,从而体会到学习的轻松,没成想倔强的孩子宁愿吃苦也不愿去学习,这对家长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本想转变孩子的错误认知,帮助孩子认识到步入社会、从事工作的艰辛,从而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好处,没想到产生了相反效果,实在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对于孩子的厌学问题,这位家长已经束手无策了。
合理的方法为何无效,这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与广东的这位家长一样,在浙江也有一位家长采用了同样的方法,却产生了出奇的效果。这位家长发现近期自家孩子热衷于玩手机,出现厌学情绪,希望借助一个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摆脱厌学心理,于是让孩子在工地从事建筑工作,这个过程仅仅持续三天,孩子便受不了要求回到学校,认为学习比起这些工作更加轻松。针对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不少人肯定会感到疑惑,为什么方法相同,效果却天差地别?实际上这与孩子的性格特点、当前的心理状态有着很大关系。
广东家长依据自己的经历认识到没有学历在社会上寸步难行,所以在孩子身上加注了过多期待,这给孩子带来巨大压力,一旦无法达到家长或者自己预期的标准,那么孩子不仅会受到严重挫折,甚至还会出现严重厌学情绪,与此同时,这位家长不够了解孩子性格特点,没有意识到孩子当前已经处于严重厌学状态,借助这种强硬的方式只会得到相反效果。然而,来自浙江的家长却准确分析了孩子的状态,认为孩子只是由于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诱惑,才会出现厌学心理,所以只需要让其体会到工作的苦,就能够准确明白学习的甜。
面对孩子厌学现象,家长到底如何做?
在对相关案例进行详细研究之后,广大家长在面对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只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这个问题就会得到很大改善、甚至直接迎刃而解。一方面,当孩子出现厌学现象时,家长不能急于快速采取办法,而是需要冷静下来,仔细分析孩子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例如是否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家长期望太高、沉溺游戏带来的刺激抑或是恋爱等,然后准确分析孩子的性格特点,针对不同性格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有的孩子吃软不吃硬,有的孩子则恰好相反。
另一方面,家长需要在孩子出现厌学现象之前做好预防工作,这就需要注重家庭教育,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才能够主动寻求家长的意见,家长也可以借此进行正确指导、理性分析,避免出现严重问题,影响家庭关系。
总而言之,孩子出现厌学心理绝对不止孩子自身存在问题,更多地还是外部因素影响下的结果,所以一旦孩子出现此类问题,家长们需要提高重视程度,不能撒手不管,当然也不可以采取过于强硬的态度,而是应该理性分析,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待、处理这个问题,这样才可以确保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