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迅速发展让人们足不出户也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但凡是都有利弊,网络购物的商品只能通过图片辨别好坏,买家买完东西货到后发现是假冒伪劣产品,该如何处理?如有更多问题需要法律咨询,请联系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相关领域律师。
方女士前段时间看直播带货选化妆品,因为产品被主播说的天花乱坠,价格也比实体店的实惠,并且承诺该产品均是正品有保障。于是听着心动方女士就加主播微信买了一套。到货后发现是假货,自己联系该主播说明情况,主播反倒不承认自己是卖家,把自己撇的干干净净。然后将方女士拉黑了。
好在方女士平时没有删聊天记录的习惯,方女士找到和该主播以前的聊天记录后截图保存,请律师帮忙提起了诉讼。律师指出主播通过直播将消费者引流至直播平台以外的社交平台,进行私下交易,该行为应当认定为是通过网络销售商品的经营活动,该主播也应当被认定为是商品的销售者。
其次主播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胡女士做出错误选择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欺诈行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的规定,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的,应当赔偿消费者受到的损失,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的三倍。
法官审理查明后,根据原告方女士提供的证据,采取了代理律师的意见,判决被告赔偿方女士的一定损失。
同时网购要注意,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不要私下交易。在网购平台也要保留记得保留证据,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