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在哪个区?
这次作业不是一个我们在舒适圈里的作业,而是一个把我们逼到这个学习区,甚至有一点点痛苦区。这个舒适区、学习区和痛苦区,他们会是逐渐扩大的这样一个过程。
学习区应该是比较窄的,那个舒适区在里边,痛苦区在外边,在我们通常来讲是里边这个舒适区更加熟悉,而且我们能力能够擅长,而且感到很舒服。也就是说一切都是我们可以掌控的部分,但外面是有一个痛苦区,这个部分是我们完全不了解的不擅长的,有很多未知的不确定的,在舒适和痛苦之间有那么一个窄窄的区域成为学习区,也就是说它稍微和我们原来的已经知道的东西相关联,但是还有一部分是我们不知道的。
2.问题界定
小伙伴的共性问题是:给出的不是问题,也就是问题界定不太清晰。
描述的更多的是一种现象,或者是一种感受,比如说有的小伙伴说,我希望能够和妈妈改善关系啊,那这个其实严格来讲它不是一个问题,问题的话,可以是我想知道如何改善?或者是如何能够增强我和妈妈之间的情感链接,彼此更好的接纳和欣赏?或者对领导来讲,一小伙伴说,领导太强势了,他总是对我们这个情绪很不友好啊,很不稳定,或者是经常发脾气,或者说我跟领导之间的关系觉得很紧张。那问题可以表达为我将如何改善和领导的关系?
还有和老公的问题呢,有的小伙伴描述:我希望能够和老公共同的协作,让孩子有更好的学习习惯。这个严格来讲也不是一个问题。
问题可以表示说:老公总是和我的育儿观念不一致,那我们如何可以实现双方的观点和行为一致性?或者说如何让老公认同我的育儿理念,更好地配合我?这些就是一个比较明确的问句了。
3. 优势发掘
那作业里边第二题第三题呢,就是用优势视角去发掘对方这么做的积极意义。我看到小伙伴也是表达得很好。比如说妈妈总是想掌控我的生活,我的工作。这种情况,行为习惯特点可能是妈妈总是操心我的一切事物。积极意义就在于可能妈妈非常的希望我能够有更好的生活,或者是希望我避免走弯路。
作业当中的第四个问题,有例外的情况吗?
其实我认为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我们很多人是没有这种思考的方式的,或者说很少去用这个角度去关注,我们总是说他他总是这样。可能确实大比例上是,比如说老公不太投入家庭的事务当中,对孩子的陪伴比较少。但是我们第四个问题说有没有例外的情况啊?通常我们认为如果有事,十次我们观察到了七次,我们就会说他总是什么样,但事实上还有三次,他不是这样的对吗?那这三次从优势的视角来讲,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挖掘和关注的那个潜能的地方。
第五题和第六题是说如何用优势来解决问题?我们说优势是一种特质,但是第五题和第六题,它其实就在转化为能力的部分,就是实际解决问题吗?他就是能力的实操啦,就是对方一定有他的优势,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所以优势也可以理解为积极的部分,那如果说妈妈控制欲很强,那可不可以有一些什么样的事情,我们就让他去控制,有一些她很乐意的,我们又不太那么在意的,这样的事情就让它去控制,会发生什么啊?还有那些例外的情况,我们把它不断的放大,然后让例外更多的出现这种场景,会不会也帮助对方按照我们期望的实现呢?
还有最后我们如何用自己的优势解决问题,那这里其实在促使我们大家去使用优势了。这个实战作业就是这样哈,就是前面第一周我们是了解优势,知道有优势这回事儿,而且把我们无意识的一些行为,比如说很体谅别人呀,比如说很愿意去负责任呀,比如说很愿意去跟别人交流,或者是交出真心呀。你知道原来你都是不经意之间做的,但是你现在知道它是一种可以用来的武器或者是一种工具,那好了,现在你就可以拿出这个工具来特意的面对一个新问题去解决啊,所以第六题其实就是在促使大家去做优势的应用了。
这五个问题具体再和小伙伴讨论的时候呢,崔璀又给大家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一个人只说,另一个人只听。第二部分也是听者来做反馈啊,陈述者再做倾听,最后一步是双方共同的讨论这个话题,双方能够想到的有哪些方案?如何去把这个优势工具给他发挥出来?所以我觉得这个实践作业设计的其实很有用,这里并不是要求大家一步到位,立刻就把这个作业做成一个完美的状态,而是说我们可以去尝试着如何使用优势解决我们现实中的问题。
二、课程延伸: 沟通的本质
第二部分我想简单说说我对今天这个作业的一些思考哈,其实今天的作业主题是沟通,我们会发现有个别的小伙伴说我现在没有什么沟通上的问题哈,我跟所有人都可以很融洽的去讨论任何话题,这个真的非常好,但是绝大部分我发现,特别是做了妈妈的,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就是会有无力感。当然也包括老公啊,包括这个家长等等都会说:为什么他听不懂我讲的话啊?为什么我也不能理解他的这个行为,还有他的话。
那大家也可以看到市面上有关沟通的书啊,沟通的课程呀,简直是汗牛充栋,是不是你可以随便一找就好多好多,包括这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所以沟通我觉得是人类,整个我们作为人的情感需求。或者说我们包括在职场晋升等等啊,包括关系当中很重要的一个主题就是我们都希望能够节省沟通成本啊,能够更快的、能够更自如的去跟我们想交流的人互相交流。
那这里面就有个问题:到底什么是沟通?我自己的一些思考是这样的:首先沟通,我们说平等的沟通,他一定是建立在同类的基础上,也就是两个人都是,比如说都是独立的啊,都是成年人,或者是都是有一定的对这件事情的基础的认识,背景信息大概一致,那这种情况下沟通成本肯定是最低的。双方背景信息一致,受教育程度、世界观、价值观啊,包括对这个事物的看法的这个思维等等,可能都有一定的相似性,那这个时候就好像两个水池中间挖了一个渠,非常容易的会贯通,彼此贯通。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成沟通就是希望我是一个水池,你也是一个水池,然后我们彼此之间能够交融。我想到这样一个场景:什么时候阻碍了这个沟通?就是我这个水池和你那个水池连不上,我的水没有办法进入到你的池子,你的池子水也过不来我这里,这种情况为什么会发生呢?
但是也有的沟通他是单向的。比如说演讲和写作,很多时候他是一面对一面,比如说领导不止一个工作,对吧,或者是家长要求孩子做一个事情,那这个其实也算是沟通的一种。但事实上,我们可能更希望的是双方的一个互动,一个交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们的思想能够碰撞起来,而不是一个指令性的东西,那这个时候,就要求说这两个池子首先在水平面上要高度是一致的,对不对?
那如果高度不一致怎么办?比如说一个人对这个事情的背景信息很了解啊,比如说家长都知道读书很重要啊,学习很重要,但是孩子他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他感觉不到学习的意义和兴趣,那这时候你可以认为说家长这个水池它在一个高处,那孩子的水池在低处,可能家长也知道孩子喜欢玩,也知道孩子更希望放松、更多的游戏。但是孩子的他的这个需求或者是他的这个表达很难和家长连起来。大家觉得呢。
我个人觉得这种情况下,可能我们就要想办法对吧。比如作为家长来讲,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这个水平面尽量的提升啊。比如说让他看到一些学习带来的好处:学习给他带来了一种成就感,一种自尊心。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自己降下来和孩子站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去看,学习的困难在哪里?学习这个障碍到底在哪里?我们认为每个人天生是有学习的,人类天生是爱学习的,否则我们人类不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对吧。一个人在很认真的学一个东西的时候,他可能就存在一个动力。
还有一个就是能够让孩子和学习之间建立一种链接,所以作为家长,我们是不是可以降下来,跟孩子站在同一个视角下去来看学习这件事情。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也能做一个流通啊,这个水流就流动起来了。那这个还可以延伸到我们和老公啊,我们和妈妈呀,还有我们和领导和同事等等,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双方那个背景啊,就是我们看到的都是冰山上面的,更多的是冰山下面的。但是真正的沟通很可能动用的是冰山下面的,比如我们的价值感,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对世界的这个理念和认识。有句话叫做久逢知己千杯少啊,那个意思就是我们会有共同的一些,就是冰山下面东西的时候,我们沟通是非常流畅的。
所以你会看到真正的那些沟通大师,让你觉得很舒服的。他一开始从来不会直接说你应该怎么样,而更多的是你觉得呢,为什么呢,你对这个事情是怎么看的?包括那些领导对吧,她会充分的了解你的这个冰山之后,或者你这个水池子是一个什么样的,这个生态啊,你的水池的高度低度这个分配度,还有你的这个容积等等。当充分理解之后,他就可以降到和你同样的角度。沟通能力很高的人,他会自动的降到和你相同的这个水平线上跟你做沟通,你就会觉得非常的舒服啊,非常的容融洽。
总结:
总结来讲,今天这个沟通的实战作业我个人觉得其实是让我们首先正视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关系。当你选择一个对象,一定是因为这个对象对你而言非常重要,这个课题是你认为需要去解决的一个课题。那首先让我们去找到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人,然后再去看彼此之间我们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去利用我们的好奇心和这个共情去真正的理解对方,去接纳对方,而且是欣赏对方,当然也是去挖掘我们自己的需求,理解我们自己,去接纳我们自己,欣赏我们自己。
然后面对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人和事情,我们如何能够把自己和对方置于一个平等,或者想办法让对方和我们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这样分配的两个水池,我们只要找到一个小小的点,你可以认为小小的一个洞,那这个时候我看到了你,你看到了我,我们两个之间的这个水流就可以相互融合,就会达到一种非常融洽,我就讲是这个关系的流动,能量的流动,应该就是一个非常美妙的状态。
好了,我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事实上,沟通对全人类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很大的话题,对我们个人来讲,也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可能需要修炼的部分。我也是在修炼中,很多时候也会被情绪上脑,难以去看清对方的需要,我觉得这都是生而为人的一个必经之路吧。从人到佛总是要有一个成长啊,修炼的过程。所以我们也感谢那些带给我们痛苦、带给我们不适感的人,他们帮助我们成长,内心更强大,让我们成为一个目光更清晰,能力更强大更有优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