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也是个普通人
在光环下生长的“别人家的孩子”,往往某个方面被过分夸大而其他方面被忽视。表扬一方面让孩子获得满足,另一方面当某种品质被过分夸大时,某些对立的品质就受到压抑。
孩子们为了追求“别人家孩子”的高标准,忘记了自己也是个普通人。只记得自己应该懂事,聪明,努力,乖巧,忘记了自己的另外一面的本能,例如自私,怯懦,吝啬。
人都是有两面性的,过于执着于别人的表扬而一路追求更好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往往经受着更大的压力。很多一路名校,看似顺风顺水长大的孩子,也是走过一路心酸。
当这些别人家的孩子诉说自己很辛苦时,得到的回应也更多的是不理解,被埋怨说“矫情”,“你成绩这么好还有什么苦恼”,“真能装”。
最近一则留美常青藤学生Tian自杀的消息再次引发对这群优秀学生的心理关注。光环下的中国学霸,这些“别人的孩子”,他们的生活真的无痛无忧吗?痛苦来自心理,当绝大多数人都以为,“别人家的孩子”理所应当什么都出色时,这些优秀的孩子,已经在承受不可承受之重了。
别人家的孩子不好当,也不一定幸福。希望家长们在生活中,不要再次走进“别人家孩子”的误区,不要让赞美毁了孩子。
2、停止过度赞美
很多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源于臆想。父母们构想出了一个完美的孩子,并将赞美全部送到某一个孩子身上。当这个孩子所受到的赞美被反复强化时,他很容易就将自己和这些赞美匹配起来。
当孩子出现了一点不符合别人眼中优秀的行为时,他就习惯性想要清除。完美主义,强迫症,抑郁症,还有诸多心理疾病也就由此产生。
送给别人的过度赞美,很多时候就像不端加重的压力,给孩子带来的是纠结,痛苦,而不是满足。
在对待孩子时,要注意不要过度赞美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因为他的优点,也因为他的缺点。当家长们想要将所有美好的词汇都送给一个孩子时,要提醒自己,这样的赞美,是适度的吗?
3、对事不对人
我们喜欢给孩子加各种各样的标签,比如这个孩子聪明,那个孩子漂亮,这是好孩子。然而这样积极的标签可能会是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孩子习惯了自己“聪明”,面对他们不聪明的时刻,可能更为敏感而且难以接受。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更容易躲起来而不是积极面对,因为他们无法承受自己不聪明,不漂亮,不好的事实。
90年代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C. Dweck的研究表明:从小被夸奖聪明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表现出强烈的与他人竞争的意识。同时,他们也更容易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接受任何挑战。原因是孩子们害怕失败了,别人会怀疑自己不聪明。选择不尝试可以给自己留一条退路(Cherry, 2016)。
家长们要做的,并不是一味赞扬孩子聪明漂亮,而是通过孩子做得好的某件事给予鼓励。
3岁时,孩子扫了地
5岁时,孩子可以洗碗了
8岁时,孩子可以收拾房间了
针对孩子的某个表现给予激励,会让孩子懂得努力的方向,也有助于耐挫心理的培养。因为他做得好,因为他付出了劳动和努力,而不是因为他聪明,所以他才值得被表扬。我们给予的激励,也要更多的集中于勤奋,认真等品质,而不是聪明,漂亮这些不可控的品质。
4、正确运用鼓励和赞美
我们可以看到过度赞美给孩子带来的危害,那么平常我们应该如何正向激励孩子呢?
首先我们要区分两个易于混淆的概念:鼓励和赞美。在阿德勒的心理学中,鼓励和赞美对孩子的影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鼓励更够让孩子更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进而学习正向地评估自己。赞美则更关注外在,孩子可能更关注外在的评价,学会取悦别人,相信只有取悦别人自己才有价值(McKay & Dinkmeyer, 1997)。
鼓励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运用,赞美通常只有在孩子成功时才可以获得。鼓励的基础是孩子的独特性,赞美的基础是相互比较,经常接受赞美的孩子容易形成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赢过别人才有价值”的人生观。要超过别人才会获得个人优越感。
综上我们会发现鼓励比赞美更有效,如果将赞美作为正向激励的方式,反而可能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Hitz & Driscoll,1994)。
因为赞美时是一个和别人比较的过程,学生得到的是老师的赞扬,而非获得内心的自信。通过不断取悦他人得到的外在的评价体系,并不能有效转化为内心的强大自信。
鼓励能够提供给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所需的养分,也有利于孩子和家长建立正向关系。鼓励会给孩子勇气,增进心理适应。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希望家长们可以更多地用鼓励而非赞美的方法,帮助孩子形成基于内在的自信,更好地面对未来生活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