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读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圆,千里寄相思。月亮,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其实,这是人们用明月寄托思念和祝福的美好期寄:祝愿亲人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明月。
人间烟火暖,胜过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孤寂”。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恒”在的是人间烟火暖的日常,满满真挚的”爱”和“思念”,而在这满月的情境,更加期寄圆满和团圆吧!“千里共婵娟”又似乎在同一个时空里面,建立了一处“共情”、“共振”的时空隧道,让亲人们的心、爱与思念,在同一时空中那样靠近、共鸣。千里寄相思。明月几时有?这份期盼让团圆更显弥足珍贵。中秋月圆夜,天涯共此时。借明月,彼此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