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说:“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广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
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却像空虚无所有;即使被冒犯,也不去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就是这样做的。”
曾子完全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问于不能”、表明了谦逊的学习态度。
能够“问于不能”“问于寡”是明智的态度,没有知识、没有才能的人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在他们身上总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所以,善于学习的人即要向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学习,也要向少知识、少才能的人学习。
曾子还提出“有若无”、“实若虚”的学习态度,希望人们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虚怀若谷的态度。
不要认为自己是老师,就方方面面都比学员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也有自己的盲区。
所以见到厉害的人身上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很强,要敢于向他们请教,这并不丢脸。
比如对某一个行业你并不熟悉也未深度涉猎,那么别人可能从事此行业几十年了,那么你也可以向他取经。
多请教一些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我们说做营销比我们厉害的人,彼此在一起相互促进成长加持。
这样大家的能力相互渗透也都会成长得更快,我等凡夫俗子更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曾子说“犯而不校”,表现出忍让的精神和宽阔的胸怀,这是值得学习的。
这里曾子所说的“吾友”,当指孔门中德行、学问都很出众的颜回。
曾子说的这个朋友就是颜回,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之一,能做到这几点。这也属于曾子的感叹回忆吧。
同时也说明了,为什么颜回在孔子弟子中这么有地位的原因。
所以,如果大家也想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就按照这几点去做。
人大概有三种境界,第一,无知,却以为自己很厉害。这种人在社会中 是大多数。
什么都不知道,也无能力,却盛气凌人的,天天对这对那都评头论足的。让这种人拿点成绩出来,是不可能的。做啥也做不好。
第二,知道自己有什么能力,知道些什么。这种人,己经算是不错了,能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所谓自知者明。
第三,自己很有能力,很有学问,却虚怀若谷,勤学好问,知道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
也知道每个人总是有极限的,能看到别人的能力,长处,加以学习,借鉴,利用的,这种人就是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