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接受,我愿意
这一周听了金惟纯老师的《人生只有一件事》,每一节就像一封深刻反省的家书。每听一节就像给自己照了一次镜子,感觉很亲切,有种找到了同伴的错觉…… 之所以说是错觉,因为他有的问题,我一个也没少,但是我的行动力和改变的决心却完全赶不上他。
听了两遍之后,最受益的是两句话:我接受,我愿意。之前每每听到大家说自己的大愿,我发现我似乎好像没有啥大愿。听同学们说自己开始修身之后各种殊胜的迹象,我似乎也没有体验过。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在想是不是我的修身方向出了问题,学了那么久还是一股凡夫俗子气。最近一直跟着张讲师的音频学习,然后再看到这两句话时就特别有感觉。原来修身只是平平淡淡,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在各种情况下去观自己内心的实相,其它神奇的效验仅是电光火石而已。
原来不要成天想着发大愿,因为说实在的目前的我确实也不知道该发什么样的大愿。但是却可以每天从我愿意开始修,让自己更有弹性。“我接受”也特别重要,我们每个人虽具备同样的佛性,但也被安排了不同的课题。接受自己的课题,接受自己面临的境遇。只把“我的事”做好,他人的事,老天的事就不去忧心了。
二.日拱一卒的力量
在书院时我们利用在村里的早读时间完成了《孟子》的学习,当学完的那一天,我真的很惊讶,原来就只是这样每天一点点的累积,就能啃下一个大部头。曾经的我总是一曝十寒,把任务安排得满满的,然后基本上过不了多久,所有的任务都被束之高阁。现在我就不着急,每天给自己安排固定的任务,然后觉得完成得太容易了,又加一点,就处于一种不累也不闲的状态。然后梳理了一下这两个月的成果,还是挺惊讶的。
书院给我的东西就在这样一点一点地改变我的性格,浮躁少了,压力小了,事情却比以前干得多了。我一周回顾了一下当年的朋友圈:刚工作时是肆意横流的负面情绪、既而是“我工作很努力”的假象,接下来是“我学不辍”的不间断打卡。每天搞得像个陀螺,却没有感动谁,却一步步把自己推向了无助的深渊:“我都这么努力了,为啥一切还没有好起来?” 真努力时,自己是感觉不到在努力的,因为一切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假努力时,真累,因为想感动自己还想感动别人,当发现感动无效时,就感觉被掏空了。
三.所有的问题经典里都有答案
随着慢慢去感受经典,我发现曾经百思不得其解或者跟人争得面红耳赤都无解的问题,经典里都有答案。古人只是跟我们时代不同,但人性是通的。以前学过一篇古文说有一个人遇到难断的案子,就会把自己关到书房一夜,第二天就会断案如神。他死后,家人打开箱子一看,他的断案神器是一本《论语》,当时不以为然,因为《论语》从小学就片段地学,好像也没那么神嘛。然后以前一心想考高分,作业都写不完,根本没时间去读“课外书”,再大一点就被西方思想给洗脑,成了个“香蕉人”,传统文化就是禁地。
真的觉得自己太幸运了,在职场持续走下坡路时遇上传统文化,又能有幸在书院熏陶10个月。再遇上这段“隔离生活”,能够静下心来去学习。如果一切自由,那我估计又被花花世界不知钓走多少次。现在的定力如同小火苗,风一扇就熄了。
【家书十年传:修身之外无事,明伦之外无学】
2021.9.18于诗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