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讲述了发生在二十世纪80、90年代,一对父子跨越漫长时光收获爱与成长的亲情故事。原以为是个喜剧片,却看得泪流满面。
因为肢体不协调而被老师封了个“缺根弦”称号的马飞,因为自己设计的大桥在通车前坍塌而沦为阶下囚的马皓文。两个人的人生都有悲剧的色彩,但是,因为不服输,都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马飞成了全民英雄,马皓文的冤案得到平反。
建筑工程师马皓文蒙冤入狱。在入狱的时候,随之而来的,还有妻子的离婚申请书等着他签字,儿子马飞等着他回家。
转眼间,过去了七年。这七年,他受尽了磨难,也错过了儿子马飞的成长。父子再次相见时,儿子面临被学校开除的窘境。
为了能让马飞留在学校,马皓文和教导主任打赌,许下儿子期末成绩考前十的承诺。但是,他接下来做的事,都与学习无关。他卖血给儿子买电脑,带儿子逃课去看航展,一起躺在草地上感受“草色遥看近却无”。他不愿意让孩子成为只会背书的书呆子,而是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开动脑子,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老师说他笨还“坏”,当母亲对孩子破口大骂“没救了”的时候,他站出来替孩子说话:如果骂一个人就是为了他好,你为什么不每天对着镜子骂自己俩小时?
即使全世界的人都看不起马飞,嘲笑他“缺根弦”,但爸爸一直都坚信,他儿子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是无可替代的,不是无可救药的。
在父亲的鼓励下,儿子变得自信了,实现了人生中的很多“不可能”。被洪水困住的时候,他想起爸爸的话:只要你一直一直想,你除了能自己修地球仪,还能干世界上任何事。他灵机一动,成功地脱离险境。长大后,在成为宇航员,遭遇太空故障时,他冒死一博,凭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获得成功。
“人生就如射箭,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你每天拉弓的动作又有何意义?”是的,有了信念,有了行动,哪怕是飞向银河,也不只是梦!即使是没有资历,没有背景的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也会有成绩的。
在影片中,马皓文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座桥,把自己的桥修好,在我看来,是世界上最大的事儿。
可是,你找到自己的那座桥了吗?你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它修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