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班主任在期末都要多长几根白头发,除了特别需要关注的学习成绩、安全、纪律等,还有一个绕不开的工作——评奖,我们学校的奖项设立有“五好学生”“学生领袖(相当于优秀班干部)”这两项是每班仅四人,优秀少先队员(每班10人),然后是各学科之星,如阅读之星、数学之星、英语之星、书法之星、体育之星、科技之星等各三人,此外是礼仪之星,道德之星、勤学之星各4人(有的班级5人),优秀家长4人。评奖中,前三项——五好、领袖、优秀少先队员要求成绩排名,30%,我放宽政策在35%,结合小组推荐选出10名候选人,然后进行不记名投票,计票由两位同学一个念名字,一个统计,第一项落选的,参选第二项,依此类推。其中,有一个同学陈Xx,成绩不出色,但是违纪违规现象特别严重,欠交作业、迟交作业是寻常事,不论学科之星,还是道德之星、勤学之星都没有机会入选,该生平时对老师的提点也是置若罔闻,多次教导,依然我行我素。根据他的作业字迹工整,我将他评为“书法之星”,同时,为了安慰他,也给了一份班级奖状——热心服务奖,说是热心,他其实多数在热心中掺杂个人小心思,只要老师不在场,肯定会有小打小闹。但是,没想到,他居然不满意,不接受这个奖,现场翻脸不上台领,坚决地说不要。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遇到这样的学生,这是我从教38年来,第一次碰到这样的学生,平时,对他说服教育,他口头认错态度还是不错,但是改正嘛好像从未立即行动。这次的反映也更出乎我意料。
晚上,下班后,接到他妈妈电话,电话里也是一通怨气,说优秀家长没有家委的份,只有一个家委被评上了,其他家委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我在电话里详细说明了评选优秀家长的要求:1、教育理念与学校一致;2、教育方法卓有成效,孩子有明显进步。所谓明显就是孩子能对自己的不足有深刻的认识,走出舒适区,突破自己的短板。没等我说完,她反驳道:那你的评奖标准跟别人不一样,我们家委为班级付出很多,为什么还只是看孩子成绩?
我说:你们家委的付出,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如果是评优秀家委,你们当仁不让。但是优秀家长,还是要看孩子的表现,不仅看他的成绩,更要看这个孩子的行为表现,是否尊重老师尊重规则。不仅仅是看成绩。我强调了最后一句话。
对方对我的话不置可否。不想纠结争辩,不快的结束了通话。我给另一个家委刘先生打了电话,他被我评为了优秀家长。因为他的孩子除了成绩稳定,且在本学期能显著变化,能改善自己的小毛病,与同学友好相处,能担任领队,突破自己的瓶颈,克服了自己小心眼爱计较的小毛病。一个孩子能正确认识自己,有意克服自己的毛病,这就是一个进步。我跟刘家长聊了自己对“优秀家长”这一荣誉的理解,同时,对他说:我们家委的付出,我很感激,记在心间,如果放假后,大家有时间,我请大家喝茶聚一聚。另外,下学期跟学校申请一下,补一个荣誉——优秀家委,这也是应该的。
反思这件事,我觉得学校在设奖方面还应该多考虑一下,比如那些各科“……之星”,多为学科尖子,与五好学生 、勤学之星等有重复之嫌,而且这些都是各学科老师评选,属于班主任机动调整的机会很少,导致有的孩子拿了很多重复的,个别的一个也没有领到。奖项对中下生,尤其是这种成绩、行为习惯都不好的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奖项设立是不是不够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