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昨天傍晚时分,约了个好友去吃了顿饭,原因是要见见她那个刚交往的男朋友。
这一次我和张先生是以“家长”的身份来参加这次饭局的,但其实这个头衔说出来也难免有些搞笑。
我们小两口其实就是来吃个饭哈哈,并不是什么称职的“家长”,而希望大家就像交一个新朋友一样平静对待。
男生是有些许的小紧张,但整顿饭下来也没有丝毫的尴尬,毕竟我们都是很好相处的人嘛。(此处不准接受反驳)
上菜的时候一眼看去全都是硬菜--肉肉肉,男生说,“毕竟第一次见面嘛,是要都来点硬的才行”。我说看来要珍惜这一顿饭啊,毕竟以后都只能吃青菜了。
这样轻松的笑话开启了我们的见面仪式。
男生很好,会剥虾,会关顾我朋友有没有吃上东西,不停地夹菜。
此时显得张先生一无是处哈哈,男生一语击破“你看这就是结婚后的样子。”
是啊,其实谈恋爱的时候谁都是个剥虾的男孩子,结婚后,熟悉度上升,不知为何,对这样子的举动也不再会有丝毫的感动。
觉得就是个日常的动作,宁愿在别人动手帮忙剥虾的时候还是自己动手更让自己觉得舒坦。
在某些时候会帮忙剥,在某些时刻就想着还是自己来吧。
感觉这都是些不经意间的动作。
而这样的不经意,在交往多年的我们看来,由于对彼此的熟悉度太满,觉得也没必要去做类似于这样增加好感的动作了。
而当在热恋期和刚刚相识的他们眼中,这个就是个必不可少的“浪漫”啊。
女生会在乎你是不是会主动给我剥,不剥我不吃,男生呢,主动帮你剥,希望我剥完这个虾能给你带来足够的好感。
这一次说来也是因为,张先生知道,即使他不帮忙剥这个虾我也不会离开他。而刚交往的他们来说,也许会因为不做这个剥虾的动作而大打折扣。
“浪漫”在这个时候的重要性凸显而出,也是需要的。我想让你更喜欢我,所以我得"浪漫“一点。
贰。
“变得越来越不浪漫”这件事,是我这一长段时间来的发现了。
首先我的发现,源于谈恋爱这件事。
也是在昨晚,由于我们吃完饭之后决定要散步一会走一走。而要去的目的地需要从马路对面的小道一直往下走。
我们穿过了地铁站来到了对面。
期间,我和张先生各自走着拿着手机回复着手机里的信息,而身后走着这对刚刚交往的甜蜜情侣。
突然间,男生问我“你们平时出门走路也不牵手的吗?”
而这个时候我突然感觉被问住了,也不是不牵手,而牵手这件事变成也不是时时刻刻会牵着。
同时我看了一下他们两个的手,“十指紧扣的”。
正常来说,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牵手,就是张先生的锅!
不过就在昨天,我突然把动不动就“十指紧扣”这样的画面安在我身上所有的场景上,竟起了鸡皮疙瘩。
想起了之前的我也跟朋友说过,出门,过马路,张先生一定会牵着我的手,一定是十指紧扣那种。
而现在的我们也并非是像当时那样无时无刻的需要这种“十指紧扣”的温暖了。
很多人说,你去问问一对过了热恋期的情侣,别说十指紧扣了,你的左手跟右手牵在一起十分钟试试看?
为什么我会说,我觉得我越来越不浪漫了?
因为时刻牵手在他们看来是必须的“浪漫”,而在相处多年的我们眼中,全是汗。
而热恋时的大家,对于牵手的浪漫是怎么都觉得新鲜度饱满,即使握住你整只手的汗水,我也会觉得是满满的温暖。
我觉得最适时的浪漫,就像过马路时男生会下意识的牵住你的手,另一只手挡住来往车辆提示此处有人。
也或者是走在路边,会下意识的把你换到里面的位置,而不是让你一直走在道路边缘,以至来往车辆对你造成危险伤害。
在某些瞬间,会下意识牵住你的,才是真正的浪漫吧。而这样的浪漫才是真的来得刚刚好,甜度温度都刚刚好。
叁。
现在每个星期周末我们都会去市场屯下一个星期的粮食,由于下班都会很晚,而市场关门时间也会很早。
更大的原因是不想拖着上班了一整天疲惫的身体去逛市场或者超市,回到家还得做一顿饭菜填饱自己的肚子。
这个过程会显得实在有点艰辛又疲惫,所以还是提前做准备为好。
恰好上次周末刚好结婚纪念日,由于疫情我们还是决定自己下厨,选择一起下楼去市场买菜。
原想着一起去市场看起来会是一件浪漫的事情,所以就决定出门了。
实际上却是很不浪漫的。
天气很闷,没到菜市场,热出一身汗。
到了菜市场,全是人人人人,今天的菜摊上全是被挑剩下的菜叶。
只抢到两个土豆,还涨了至少两倍的价格。想想可能是刚好是放假的最后一天,每个人也想着出来屯粮食了吧。
最后赶紧从市场里脱身,逃到了附近的盒马鲜生采购我们想要的东西。
有足够的冷气,也有明码标价的食物选择,不至于在市场任人宰割。
这一切让我觉得不至于贵到令人生气,早知道就一开始直接飞奔超市,也不会一身大汗。
买完单的那一刻,我转头跟张先生说,“感觉年纪大了,浪漫真不是一件舒服的事。”
倒不是抱怨这一趟不愉快的菜市场之旅,只是让我想起那天看到的一段话。
“年纪大了,见识多了,有一个收获是:很多曾经的情话现在听起来就是个笑话。比如“你愿不愿意跟着我去流浪”--人到中年,腰椎间盘突出,腿脚也不利索了,再听到这句话,第一反应只是:跟你流浪?是住好酒店么,不是的话,我还是在家孤独终老吧!”
看到这番话我是有共鸣的,但很快我就不敢那么感同身受了。
因为我看到下面的评论回复着,“你现在听起来像笑话,只能说明你当年也配不上这种情话。人到中年变得势利不知道有什么好炫耀的。”
于是我开始反思起自己,不愿意“流浪”,想住好点的酒店,我们是不是变得不浪漫了?
肆。
其次,我的不浪漫,还得怪罪于自己,现在活得很“不浪漫”!
我曾经也是个可以“流浪”的人,就是那种苦没关系,出发就行了。
大学的时候浪漫到登峰造极,不止一次坐了十五六个钟的火车去旅行,一趟下来,光是坐火车就要一整天。
大一跟好朋友一起去了厦门,从广州出发的火车,那个时候20岁都不到,怎么折腾都没问题。
唯一现在想起感触深的一点,是我们为了省机票的钱,而选择坐了晚上的硬座十几个钟的火车。
路上无论你尝试用怎么样的姿势都无法入睡。
当初想着晚上出发能节省很多白天游玩的时间,想着第二天白天到达刚好可以开始玩耍。
结果当晚一整晚没有入睡,到达的时候已经接近奔溃边缘。
而入住的也是普通的旅店,住起来没有让身心真正的放松过。一趟旅程下来,折腾一回事,更是计算着怎样能让这趟旅程的费用少之又少。
经过这一次的旅程,导致这件事已经过了五年时间,我还特别具象地刻在我脑子里,是“刻”进去的。
等到后来,赚了钱有了一定的积蓄。再次出去游玩的时候,我会选择舒适的旅程出发,住隔音效果很好的酒店。
张先生不止一次的吐槽我把生活过得太过于精致,以至于这种“浪漫”被我赤裸裸讲成“不浪漫”。
等到上次他带我体验“318国道”的时候,路上的风景是很美,但藏区的生活确实是不堪入目。
这样的不浪漫,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已经是完全不行的了。
一路找不到像样的餐馆,也没有得体的酒店。
我的提前老年化告诉我,现在连坐廉航,膝盖能顶到前座的那种特别挤的座位,超过两个小时,都受不住了。
张先生说,以前的他出去旅游都是住小青旅,多人间。现在却一定要住隔音好的星级酒店,特别不经吵,一有动静就很难睡得着。
听完我感叹,“原来每个人逐渐变老的时候,症状都一样啊。”
什么年纪,做什么样的事,在什么样的阶段,浪漫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就像上大学的时候,男朋友为了你可能跟朋友借钱,送了你一份上千块的礼物。
那时你的不但不觉得浪漫,还一定会心疼个几天几夜。
而当现在的你再收到一千元价值的礼物的时候,你不但心里没有觉得心疼,也会很开心的收下,甚至期待能有下一个一千元两千元的礼物。
如果工作好几年的你,有存款,买机票住酒店不是问题,为什么非得花时间折腾自己,非得去坐火车住青旅呢?
我想,不是一定要这样做才显得“在旅行”,以及“不势利”吧?
最后。
我们越来越不浪漫了。
是因为尝试了那么多“浪漫”之后,我们会发现,“不合适的浪漫”对生活并没有任何补偿。
有些时候,我听别人说,有关“浪漫”的标准,不管是穷游,还是甜腻腻的恋爱。
不是不好,只是摆到这个年纪和履历的我们身上来,已经不太舒服,甚至不大合适了。
看到一句评论,拿着张学友的歌调侃得很有道理,“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苦很多就算了。”
有些人可能认为女生这样就很势利,配不上真心了。
我倒只是觉得,真是麻烦。
我们果然年纪越大,生活就越不好糊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