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罗兰
今天在萌薇书写人生训练营中跟小伙伴们分享了自己阅读《被讨厌的勇气》的一些感悟。
全文如下: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通过哲人与青年这样一种争辩对话的形式,带我们一步步走进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我自己虽然经常读心理学书,但真的头一次接触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内容和阿德勒思想。所以,初始读来,我首先被书中对弗洛伊德本我心理学体系的断然否定,以及相当“犀利”的语言和不容质疑的自我心理学思想所震憾到了。应该说许多思想真的是颠覆了我原有的认知。可能有些小伙伴也对本书的有些观点不是很认同,包括我自己。但不得不说这些观点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世界的方法。本来,各种不同的心理学派之间就有反对也有继承,心理研究对象、范围、性质、内容以及方法上都可能会有联系,又各不相同。有的从内在意识去研究,有从外在的行为研究;有从意识的表层研究,有从意识的深层研究,等等。观点不同无可厚非。
我通过阅读此书,踏着哲人和青年对话的思路,我逐渐认识到,确实只有我们自己可以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我觉得一本书,只要能为我们所用,拓展我们思考的维度,带给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就是好书。《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并没有试图改变我们的生活,而是引导我们改变生活方式,帮助我们改变自己的感知框架,用不同的方式看待事实,是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论,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扭转对一些问题常识性的思维方式。
今天我主要谈的,是通过读这本书联想到的印像最深的三个关键词:
一是觉知
读这本书,我脑海里跳出来的第一个关键词便是觉知。
觉知,是一种对某物有所认识或有所意识的内部主观状态。自我觉知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行为、情绪、情感等有所认识或有所意识的主观状态。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处理同一问题不同的态度、情绪、行为和结果,都来自于觉知能力的不同。
而这本书,恰恰从许多方面教给我们可以觉知的切入点,引导我们经常反思常规思维下的动机是什么,通过觉知,探寻原因,解决问题。
比如我将要谈到的一个人的过去对现在造成影响方面的觉知。
本书中阿德勒提出了目的论的观点,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以及心理创伤论不同,他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遭受过父母虐待的人虽然想走出房门,但是一走出房门他就浑身发抖,以至于无法正常生活,用目的论来解释就是,这个人是出于“不出去”的目的,不自觉地制造出了不安或恐惧,这样他就可以获得父母的关注以及小心翼翼的照顾。
一开始看到这个观点的时候,我还停留在原生家庭对人的重要影响这一思路上,但是仔细一想,确实存在这种情况。比如,许多家长最头疼的问题是孩子写作业拖延,不到晚上十一二点绝对写不完作业。其实,孩子作业拖延问题,有可能是从一开始就是家长造成的。在孩子刚上学的时候,孩子肯定会早早的写完作业,但是家长呢,就会给孩子另外布置一些新的作业给孩子,多做一张卷子,多练习几道题等等。或者呢会挑剔孩子作业的毛病,不是字不好了,就是写的不准确了,用不恰当的方式批评和指责孩子。渐渐的孩子就不那么快的写完作业了,“因为快速写完又怎么样?妈妈还会给我新的作业“,于是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拖延的习惯。因为只要拖延,再也不用做那么多作业了。而且写那么晚,家长也就不会那么仔细的检查作业和指责孩子,对作业的标准无形之中就会降低。毫无疑问,作业拖延症就是目的论的完美诠释。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为了达成拖延这个目的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而事实上很多借口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但是家长和孩子,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人“趋利避害“的本能意识真的是太强大了。所以,许多习惯和生活方式都是无意识形成的。这就需要我们的觉知能力,及时止损。
对于生活中已经已经造成的不良影响,或反常的一些情况,我们需要有意识的去觉知,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能不能改变和调整?
这种觉知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为了什么?还有就是通过他人的行为推断别人是为了什么?
还有,书中说“愤怒其实只是一种可收可放的一种‘手段‘而已。”举了一个母亲和女儿在大声争吵的例子,于是得出结论:我们的许多大发雷霆并不是受愤怒情绪所支配的,而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的怒气。
仔细想想,我们所有的愤怒情绪的爆发,可能都带有目的性,但我们可能意识不到。尤其是常常对孩子发怒,无非就是通过打大发雷霆威慑孩子,想让孩子听自己的话,达到管束孩子的目的。
同样,在单位里,某位领导针对一件本来不大的事情对着员工大发雷霆,我们便可以推断,领导可能为了用愤怒威慑员工,从而为自己树威?或为了表示对现阶段员工工作的不满而借题发挥。
那我们就要从态度上改变对领导的随意性,拿领导当事,拿领导布置的工作当事。
因此,我们只有常常觉知我们与他人的所做所为,来推断我们的内在自我概念,才能有针对性的化解情绪和解决问题。否则会在常规思维的支配下被动的生活。
二是边界
《被讨厌的勇气》中说,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看到这段,我首先想到的一个关键词是“边界”。
所谓课题分离,就是人与人之间要建立起清晰的边界。
“边界意识”,简单理解就是:你是你,我是我,你的事儿是你的事儿,我的事儿是我的事儿。但是,中国人是非常缺乏边界意识的。
平时,“你结婚了吗?你为什么还单身?你工资多少?”等等个人隐私问题,总是被他人随意盘查,给我们带来被干涉和控制的不舒适感。
我记得萌薇老师曾发过一条微信,就是关于她的一位邻居,不拿自己当外人的冲到人家家里东瞅西看的故事。
这些爱控制干涉别人的人,都没有独立的人格,他们喜欢、习惯无知的越界,入侵别人的领地,寻求自己的存在感。
其实,外人还好,毕竟没有情感联结和血缘等关系,相对比较容易建立起边界。其实最容易越界的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
比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是最容易发生冲突和问题的。
其实,夫妻、亲子关系等亲密关系,只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形式,但我们许多人特别容易从心理上将亲密关系置于人际关系之上,高于其他人际关系。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没有做好彼此之间的课题分离,也就是没有建立起边界,边界模糊不清,处于彼此缠绕在一起的状态。看似亲密,实则隐患不断。
比如,夫妻之间随意翻看彼此的手机信息,微信等,这样特别容易造成误会,让对方反感,彼此心里产生芥蒂。或者勉强对方做一些对方不乐意做的事情,不做的话就以不重视自己或不爱自己为理由进行指责或抱怨。
如果能在夫妻之间建立起边界,彼此之间,情感互通,相互尊重,但又彼此人格独立,各自有各自的事情和圈子,我想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还有就是亲子关系,越俎代庖的情况就更多了。尤其是学习方面。许多家长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强迫孩子报各种学习班补习班,其实,孩子未必喜欢,很多时候只是应付家长。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如果这样的话,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
我有一个上初一的女儿,她从小就自我意识比较强,边界意识比较强,所以,从小到大无论学习还是别的方面,都会征求和尊重她的意见。从小没有上过什么补习班,学习还不错,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会自己有一些计划和目标。她小学就跟我说过一句话:“妈妈,你可不要像别的妈妈那样,皇上不急太监急!”因为她太了解周围孩子们是什么状况了。而且,家长如果一味越界代替孩子关注学习的话,他自己自主学习意识就会变弱。因为,有人替他操心学习的事了,根本不用他考虑学习的问题。所以,关于学习终归还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应该自己担起来。
著名学者叶匡政说过“只有在一个崇尚理性,尊重边界和规则的社会中,人们才能够真正获得追求幸福和梦想的权利。
人们越是对每个生命,每种行为的边界有清醒的认识,就越会意识到自由,独立,宽容,关爱,怜悯,互助等这些积极价值的重要。”
三是利他
《被讨厌的勇气》中谈到了要建立起共同感觉,也就是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要从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其中,看到他者贡献,我想到了萌薇老师提过多次的利他思维,以及利他思维在她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训练营的萌薇老师和许多小伙伴,就是拥有利他思维,用“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不断去分享学到的有价值的内容给别人。当别人觉得你很有料,就愿意跟你靠近,愿意听你说,在这个分享的过程,你就会越来越有价值,你就会拥有更多的能力去影响你身边的人帮助你成长。这时会处在一个正向的状态中。
他者贡献,让人有一种“我就在这里”的归属感。
尤其在单位里,对“利他“这个词许多人更深有体会。
我们都喜欢和利他思维的人一起合作,不会斤斤计较得失,除了努力做好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以为,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比如在一个部门,如果员工特别具有正能量和凝聚力,那必然是部门员工具有“利他思维”的,工作上彼此互助合作,相互补位补台,遇到难题一起想办法解决,工作效能非常高。因为每个人都是以“我能做什么”而不是以“我能得到什么”为出发点,这样部门员工的升职率也就非常高。
相反,部门氛围特别不好的,员工谁都怕谁付出的多,得到的少,相互勾心斗角,结果肯定是工作效率低,部门口碑非常不好,对个人发展来说反而是一种制约。
正像书中说,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只要有了奉献精神,眼前的现实就会带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你为别人创造多大价值,你就有多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