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李忠秋老师的结构思考力微课,很有收获,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
以前人们说话说不清,PPT做不好,工作任务完不成,都认为是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或者工作能力的问题。
李忠秋老师认为,真正的原因是没有形成快速有效处理信息的思维方式,逻辑结构不清晰。因为我们的大脑一次性接收信息的量是有限的,它更偏爱有规律的信息。
什么是结构化思维
就是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用某种结构把它拆解成能够解决的小的部分。
李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如何把200毫升的水放到容积100毫升的杯子里。
我们常见的状态是依据以前的经验思考,比如用两个杯子,或者把水冻成冰。这些都是基于经验。
用结构化思维分析,发现这个问题实际是三个方面:水(是否能改变水的状态),杯子(是否可以用两个杯子),外部环境(是否能改变水受重力影响的环境)。用结构化思维把这个问题拆解后,逐个分析得出结论,不仅能把事情想全,而且还分析得很清楚。
金字塔结构图
李老师提供了一个先总后分的“金字塔结构”分析方式。先找到问题的核心,然后向下分析,一一找到关键点,再针对每个关键点找到他们的问题。这样就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用结构化思维拆解为几层,从最底层开始逐个突破,向上解决。这样从上而下、从总体到局部的方式,既能把问题考虑全面,又能使问题简化,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突破,直到逐层向上解决掉核心问题。
结构化思维把看似无序的问题变得有序,让问题更容易被发现,并逐个击破。
倒金字塔结构同样好用
当我们需要在海量信息中找到我们需要的内容时,可以把上面的金字塔结构倒过来,塔尖在底,塔底在上,变成一个漏斗。用这个思维漏斗,把海量信息进行过滤筛选和提炼,层层向下,最终进入到最底部的漏斗尖,就是我们需要的信息。
同样的内容,通过结构化思维,有结构、有规律的整理,将大大提高思考效率,让复杂的问题变得容易解决。
结构化思维不是天生的,可以通过后天练习形成。之后再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