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的屠呦呦发表诺奖获奖感言时说:“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不要去刻意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时机成熟时,就会有一批的朋友与你同行。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
我的朋友羡慕我能在一小时内写出一两千字的文字,然后编辑整理发布,全部一个人搞定。这里面我想除了对文字的一种热爱外,其实不外是多读多写罢了。我用电脑打字起步并不是很早,当时感觉打字和思考无法做到同步,只得先写出来,然后再打上去,生生费了两遍事。后来,我感觉这个效率实在太LOW了,决定逼迫自己边想边敲。练习一阵后,我感到一次成功实在是太爽了。我也能做到无纸化书写,全部用电脑来处理,心里竟然有些小确幸。
当你学会飞之后,你可能就不再跑了。
在电脑上敲打文字,实在是个再辛苦不过的活儿。我们单位二三百号人,让谁去做个文案,写个材料,弄个公文,就像是灾难马上来临一样,谁也躲着不愿意干。是啊,跑跑腿的活儿,都是比较简单容易学习的工作,在电脑上弄个材料,虽然不是多么复杂的脑力活动,但并不是一时半晌就能会的。我想这里面除了热爱和天分外,主要还是沉静下来的锻炼。就像射击训练一样,好枪手都是要靠子弹喂出来的。没有经过艰苦的成千上百次的训练,哪能取得像样的成绩?
别人看似简单的事情,你可能直接做不来。事非经过不知难,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对成功往往抱有深深的渴望, 可是多年之后我们为什么仍然平庸。同样是草根,我们发现高手在民间,别人能做好的事情我们希望一样可以做好。事实上呢,头几天我们可能还在摩拳擦掌,热情满满,但后来呢,我们往往自暴自弃,一句“算了吧”,让我们终究原谅了自己。
对于成功,我们往往是吃瓜群众。我们喜欢看着别人表现,自己缺乏登台表演的勇气。除了怕出丑,隐藏那点儿可怜的自尊外,主要是我们没有足够的自信,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其实根本就没有那个能力。
光想没用。干,其实,迈出那一步,也并非那么容易。
18岁的时候,我还在警校上学,周六周日就在淄博火车站广场附近晃荡着跟师傅学“打流”(就是打击流窜犯罪,主要是扒窃之类的)。我钦佩师傅有一双火眼金睛,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公交车乘客上下车的空档儿,他能很快发现并捉获目标,而我们却往往眼拙得啥也看不出来。跟师傅交流,我们才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多少常人不知道的努力,他撂开衣服,满身上下都是伤痕累累。便衣警察,嫌疑人哪能那么轻易就范?我们没有付出那么多,所以我们永远成不了师傅那样的顶尖高手。
上高中时,我们不懂自己到底应该考一个什么样的学校,由于缺乏目标,我们寄希望于能有一个学上,然后毕业后能有一份工作就好。所以,经年之后,我们才发现,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就如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一样。你所读过的书,最终都包含在你的气质里。我们常常一眼就能看出一个人是不是读过书的人,所凭的不是他的外貌或穿着打扮,而是那么一种气质。知识虽然不能给你立刻变现的回报,但多年之后你会发现,你所受过的教育,必将内化成你的一部分,深刻影响着你的一生。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没有做到有效地利用时间。我们白天低效率地劳动,休息时沉迷于手机的刷屏。晚上我们醉心于觥筹交错的酒桌,声色犬马的霓虹。我们在感叹时光易逝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肚子里其实根本没有多少料。我们日复一日重复着平凡和平淡,所以造就了我们直到现在仍然和绝大多数人一样苟且地生活。
每一个不满意的现在,都有一个不努力的曾经。改变,其实什么时候都不算晚。世界那么大,我已经开始去看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