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孩子出生前,可以一键定制孩子的完美人生,应不应该去做呢?
完美这个词,源自于需要。美食满足了味觉的需要,所以觉得完美;音乐满足了内心的需要,所以觉得完美;人生满足了自身的需要,所以觉得完美。每个人的对需要的种类、程度都不同,我们又从何而知孩子的完美定义呢?
1
《奇葩说》中陈铭老师说: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可能性,我们给他们提供阳光、水和土壤,让他们自由的去成长,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开花或不开花,选择开什么颜色的花。无论他们选择了哪一种人生,我们都会尊重他、爱护他,为他们鼓掌。
传统的教育就是一个传承的过程,父母会什么就教给孩子什么,所以子承父业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但是不得不说,这种孩子自己无法选择甚至无法改变的宿命感,对孩子来说太不公平了。
中国现任篮协主席姚明的女儿姚沁蕾,父亲是曾经在NBA大杀四方的巨星,母亲也是为中国国家队立下汗马功劳的名将,很多人会非常自然的认为,姚沁蕾一定会去打篮球,但是姚明却发声说:未来全看女儿兴趣,不强迫她打篮球。姚明尊重孩子,不用外界的舆论以及自身的想法去绑架孩子的人生,他是一个好爸爸。
教育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教育客体,传统教育中,客体是孩子,教育是一个雕刻定制的过程,而样板就是我们自己;而现代教育中,客体是孩子所生活的环境,像照顾一颗种子一样,给她充足的阳光和养分,让她自由的成长,她可能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只是茵茵绿草,这是她的自由。
当我们固执的想要控制孩子的可能性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更多的不确定性,甚至会导致更坏的结果。
2
张阿姨的孩子高考填报志愿,张阿姨十分重视,参加各种讲座、研讨会,希望能给孩子选一个更好的学校。孩子分数很高,超出一本线几十分,张阿姨在讲座上询问专家的意见,专家提议,报考清华大学。
回到家张阿姨就一口咬定要孩子报考清华,而孩子比较喜欢上海,所以想报考交大,争执不下,孩子就自己偷偷报考了交大。但固执的张阿姨发现之后,硬是在填报志愿的最后一天,把孩子的志愿改成了清华。结果,孩子落榜了,只能复读,张阿姨内心的苦涩只有她自己知道。
父母爱孩子,想给孩子更好的人生,这是他们的天性。因为是天性,所以会盲目。我们总想尽自己可能的给孩子最好的爱,最棒的生活,但是往往会受到自身能力、知识水平的约束,反而制约了孩子自身的成长。
尽可能的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力,让他们自己把自己的人生塑造成艺术品,而不是被我们定制成工业品。
3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叫做:如何看待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一个网友的回答特别精彩:从一开始就比较,本来就是一个悲剧的开始。
很多家长教给孩子的,不只是知识与能力,还有自己的虚荣心甚至未完成的梦想。用自己的梦想绑架了孩子的人生,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孩子不是我们炫耀的工具,更不是实现梦想的下一站。
学会尊重孩子,应该是我们成为父母后的第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