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因为工作的关系,很多的时候呆在日本,曾多次邀请父母家人一同去日本过年。今年,父母在弟弟的盛情邀请下终于同意答应去日本过年。萱因为高三,我们一家不能陪同前去,决定由姐姐一家陪父母大人去日本过年。决定了,一切手续就紧紧张张的开始办理起来。
我需要帮父亲开一个单位证明,可是上周一直拖延着,似乎在逃避什么。昨晚读书会,老师再一次讲到冰山理论,我似乎有些明白了——事情如此简单,为何我却一直拖延着没做!忙,只是托辞,“忙”的背后应该隐匿着更多的、我之前不曾触碰到的信息。
下面,我尝试着用冰山理论解读一下:
当一个事件出来,我们会有一个应对的行为。我的行为就是拿着需要盖章的证明一直不行动,一直握在手里拖延着。这个时候我的应对方式是超理智的:月末了,我很忙,等到这几天忙完了我就去盖章。用这样的理由说服自己,很快,就被合理化了。
看到行为的下一层感受:没有把这件事完成,其实我是有轻微的焦虑的,觉得“这么简单一件事,你拖什么拖”,陷入自我责备的模式,并且对自己有一种否定:你什么人呐,这点事都做不好!
感受下面是想法、信念:我一再拖延、不去做这件事的背后,我相信了什么呢?有担心,有害怕,不愿意同事多问,不希望被拒绝。其实涉及到一些职责所在,同事问一下是很正常的,一个很合理的行为,我为什么要去害怕、逃避、甚至拒绝呢?我到底在担心害怕什么?
对这件事情,或者对方对待我的方式,我有怎样的期待呢?审视自己,我发现自己似乎期待着:我说什么,对方就全力配合什么、去做什么,不要多说,不要多问,这是我对待事情的方式,我希望别人都以我对待事情的方式同样来对待我,这样大家都是最简单省事的——这样真的是对的吗?
从这里,我隐约看到一些同学说到过我的“控制”,也有一点曾经怀疑自己的“不尽责”:遇到事情,只想快些把它完成,而不去追究它包含的更深层次的信息,工作流于表面。我期待得到认可:“工作快速高效”,一旦出现问题,又不希望承担责任——趋利避害。甚至这里,有我自以为的父亲对待事情的影子。
也许这里,我不知不觉的用期待来希望把事情的呈现限制了一种方式,当很可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时,我开始了焦虑和拖延。
再下去,我“希望事情按照我认可的方式进行下去”背后的渴望是什么呢?这个时候,我清晰的看到,我希望自己被认可、被尊重、被赞同。
老师说:看见即疗愈。当我看到这些,清晰的知道它的脉络、来自哪里,心里依然没有“无比轻松”。“用行动去超越”,下一步的行动,我对自己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