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惠”推出,大众与美团的新一轮撕逼开打。这一次大众似乎颇有战略决战的架势。为什么这么说呢?时间,正选在美团半年报数据难看,各界纷纷讨伐美团无盈利能力的颓势尽显之时;态势,对于餐饮团购,商业接受度日益低落,线上平台的整合营销模式亟待更新,同时,大众的现金流状况远优于美团,有能力布局开辟新的战场,而且是针对团购痼疾的颠覆式打击。
这里,我们不打算预测战局,只想深入谈谈如今蛮热的一个词:颠覆。互联网语境下,颠覆是指针对旧有模式业态下关联方的痛点,重新设计玩法和利益机制,从而给旧有业态、企业造成釜底抽薪式的毁灭性打击,从而在废墟上赢得最大的成长空间。据说这也是面对风投的利器之一,路演PPT里如果没这字眼,估计都不好意思见人了。
不过,抛开以讲故事搂钱为唯一目标的主,真要打算创业打江山的童鞋,在陶醉于这个字眼的同时,还是要认真想一想,怎么才能真正颠覆成功。颠覆,当然是建立在痛点大大的基础上。历代造反,前提都是民不聊生。但是,能否针对痛点提供有意义至少是看起来靠谱的解决方案,才是发起颠覆的前提。不造反等死,可是你要是不会打仗,不能打胜仗,那造反等于速死。谁都知道食品安全是痛点,谁都知道生态食品是好东西,问题是,高昂的价格平头百姓能吃得起几顿?别拿中产阶级说事儿,中产阶级自己下厨的有几个?中产阶级没有各种还贷压力的又有几个?
好,假设有了解决方案,第二个问题就是,市场的控制者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形成了完整深厚的产业链。如何打破对手的体系平衡,鼓动对手的供应商协作商反水或投诚,才是强弱易位的主导因素。小米手机的崛起,固然是社群做得好,但是如果没有过硬的产品和靠谱的价格管控力,也就是锤子的结局。这其中,代工体系的整合才是产业功力。
最后,战场决胜,才是颠覆的决定性一环。既有的产业统治者,资金和资源的短时动员力是不可小看的,面对颓势,一定会决死反扑,没有人傻愣愣的做着等死。形势再好,布局再高,不能在决定性会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啥都不算。秦末陈胜吴广起事燎原天下,却被章邯领军正面击破兵败身死,后面的天下逐鹿也跟这哥俩没啥关系了。国共内战,到1948年时,国府在各大战场日益吃紧,但是三大战役,至少辽沈、淮海两个战场,国军的本钱都不比共军差,局部战斗中也展现出对等的斗志和更高一筹的装备水平,也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而三大战役后,国府从政治、军事到经济彻底崩溃,胜负已定回天无力。
最后还有一条,就是扮演一个颠覆者或许不难,但是在完成颠覆后,要迅速形成自己在市场上的统治地位和对应的盈利能力与分配体系。否则,就像项羽一般,灭了旧王朝,却目送刘邦握住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