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丽丽
“丽丽姐,我觉得我这辈子都完了。”
昨晚忙完工作回到家中,打开手机就看到2010年的一个学生发来这条消息。
我心想,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一向积极阳光开朗的他说出了这样的话。
过了几分钟,他发来了一大段消息。
我才知道他为何会说出这句话。
他几年前毕业去了北京闯荡,但他父母一直不支持,就想他呆在老家安安稳稳地工作,觉得他一个人北漂太辛苦,工作也不体面,每次打电话都拼命劝他回老家,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甚至好几次以死相逼要求他回家。
他经不住父母的强逼苦劝,放弃了好不容易在北京打拼出来的成果,回了老家,找了一份朝九晚五稳定规律的工作。
他说现在每天都是无所事事,整天玩游戏,好似已经步入了养老的生活。
单位里的人来上班就是来混混日子,每天谈论的都是家长里短的,而这不是他想要的。
当年他回老家的时候,放弃了当时的工作,也丢掉了女朋友。
女朋友与他北上一起打拼,当年没有选择与他一起回老家,而是毅然决然选择继续留在北京,如今女朋友已做到公司的核心位置,在北京稍微站得住脚了。
而他却是越混越差,俨如一幅油腻中年大叔的模样。
他觉得现在人未到老年,却已经一眼看到头,看到了自己余生的状态。
他甚为郁闷,觉得自己这辈子没有什么看头,也就这样子了。
所以才有了开头那句话。
有这个困惑的伙伴我相信不在少数,类似这样跟父母意愿不一致的留言我也收到过不少。
“丽丽姐,我大学想去外省读,想读XX专业,可是父母就想我留在本省,读个师范专业。”
“丽丽姐,我平常课余时间想去参加一些活动,做点兼职啥的,父母说让我好好学习上课就好,别搞些乱七八糟的。”
“我和我男朋友相处四年了,我大学在本省读的,男朋友是外省的,我父母觉得不合适,想让我找个本省的。”
“丽丽姐,我寒暑假想去参加一些学习培训,可是父母说不安全,假期就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就好。”
……
每天都收到很多类似这样的留言,简单来说,就是我想做的与父母想让我做的不一致,我该怎么办。
其实一直想写这个话题很久了,但觉得并不是那么好说,直到收到这个伙伴的感慨,觉得还是与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吧。
父母是爱我们的,是希望我们好的,希望我们过上好的生活,这点毋庸置疑。父母亦是我们最要去感恩、在乎的人。
父母的初衷是极好的,可是如果一味地把他们的想法强加到我们身上,打着为我们好的旗号过多干涉我们的人生;
如果你是为父母过他们想让你过的人生,而不是你自己想过的人生,那么对不起,我劝你不要那么听父母的话了。
不是说父母不好,而是父母呀也是人,也是会有认知偏差,也是会有犯错的时候呀。
父母与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成长环境以及思维认知等等都有不同之处,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或多或少打着时代的烙印,包括老师和亲友前辈,也同样如此。
所以想法呀、思考问题的角度呀等都大大不同,不都说三岁就有代沟吗,更何况差了几十岁,那可不是代沟,而是深渊了呀。
对此,我自己是深有体会。
比如我奶奶与我聊天就说:
“丽丽呀,我听说那谁谁的女儿考去什么单位了,工作很稳定,还离家近,他们说网上就可以报名,你在网上看看也去报考了。”
我一个姑姑说:“当老师挺好的,一直叫你考教师资格证你不去考,去当老师吧。”
我妈妈之前会说:“女儿呀,要去找个稳定的工作呀,不稳定就不行呀。”
在他们的认知里,就觉得老师、公务员、医生之类的工作特别好,你要去找个稳定的工作,你干其他的工作他们不一定能够理解。
因为他们那个时候,的确是这些工作很体面,也追求稳定。
但是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不仅仅只有这些,比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之类的他们可能就不太了解。
而且也不一定有他们想要的稳定,像上文的那个伙伴他父母就觉得北漂不稳定,回老家找个稳定的工作比较好。
我们的父母或长辈在给出我们建议时,都很容易从自己的认知、经验、阅历出发,很容易忽略我们自身的的兴趣、想法和时代的发展。
还有,他们会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生活中,总有很多人把年龄大=见识多=经验多。
可是,不是年纪越大越有见识和经验,有些人只是比你多活了30年,不等于比你多了30年的经验,而且数量不代表质量。
数量不代表见识,你重复吃一种盐一亿次,50年,也不见得会知道更多,时间并不会自动帮你积累见识和经验。
我们跟父母间的沟通可能存在如下情况:
1.我们很多人有这样的误区,觉得自己不听父母的话就是不对,就是不孝顺,就是非常不听话的小孩,就心存愧疚。
上文中的那个伙伴不就是这样子吗,觉得自己不听父母的话就是不孝顺,不想违逆父母。
2.自己没有主见,思维见识眼界格局知识面都很狭隘,觉得父母的都是对的。
3.父母非常的强势,强势地帮孩子安排好一切,孩子习惯了父母强势,习惯顺从父母了。
4.父母很开明,也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经验,给出的建议是有综合考虑孩子的情况的并会适当放手,给予孩子空间。
5.父母很清楚自己知识文化水平、见识格局都不够,没办法帮助到孩子,都是让孩子自己去折腾,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
你是哪一种情况呢?
把这些情况理清楚之后是不是也明白“不是一味地听父母的话”那么简单了呢?
我从小就自己做决定,小学四年级起就自己决定买什么衣服,读什么学校,选择什么样的朋友。
大学是我自己选的,专业是我自己选的,工作是我自己找的。
我的家人在我大学毕业的时候也会有说:“你就去找个稳定的工作呀,去考个教师资格证呀,当个老师呀。”之类的。
我明白他们的苦心,他们的想法,但我更明白我内心的想法,我自己走的路。
他们不懂这个时代的更新换代,有哪些职业,行业的更新,给出的建议都是从他们那个时代以及道听途说而来,我会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也会有自己的主见,也明白我选择的路不管是对是错之后会发生什么我都自己承担。
他们也明白他们不懂,他们的想法不一定是对的,未必是我想要的,所以他们想说的会在我耳边说,也会尊重我的想法,让我自己做决定。
所以我们家彼此之间相处很融洽。
我们不一味地按照父母的想法发展,不是不孝顺,不是叛逆,不是不好好跟父母沟通,不是完全不听父母的话,而是有自己的选择判断,明白我们到底是要过自己的人生还是替父母过他们想要我们过的人生呢?
一个伙伴说:不听父母的话之后,我变得越来越好了。
她说:
我寒假很想去参加一个学习,可是我妈妈不放心,怕我会被骗。
但我很想去,我也了解清楚学习的地方是正规可靠的,我很清楚我想要什么,我需要什么。
尽管当时妈妈不是特别理解,我还是坚持了我自己的想法。
我知道我现在的努力学习提升自己,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孝顺,让自己成长的速度快于父母老去的速度,而不是现在顺着父母的想法就是对他们的孝顺了,我觉得那样是很愚蠢的,毕竟父母不是我,也没有经历我所经历的,所处时代背景也不一样,不理解我是很正常的。
我寒假坚持去了学习,收获很大,成长改变很多,解决了困扰我一年的问题,让我知道大学该怎么去过,扩大了自己的眼界,经历了更多的事,成长了很多。
妈妈看到了我的成长,也特别开心,说我长大了,可以独立去做一些事了,现在基本上都会放手让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了,甚至家里一些事情拿不定主意的也会来找我商量。
我真为她感到开心。
我们软实力演讲表达课讲师蒙蒙姐,当初来软实力学习,差点闹到要断绝父女关系。
蒙蒙是山东人,就在山东上大学,我们软实力总部在湖南长沙,来软实力学习是她第一次出省,父母不太放心,说如果她去学习了就与她断绝关系。
但蒙蒙姐很坚持,她把《大学生的坟》看了10遍,软实力微信公众号的好几年的文章都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也与软实力的姐姐有交流,这些足够她判断此行是安全的。
一考完试,就踏上了来学习的列车。
那个暑假,
蒙蒙从一个家里来客人都要偷偷躲起来、说话细声细气的女生蜕变成可以在台上落落大方、面对两三百人侃侃而谈的霸气女神;
从原来只知道课本知识到扩大了见识眼界格局,打开了商业思维开关;
从原来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迷茫无助到明确自己的人生规划、清楚地知道自己大学要怎么过。
蒙蒙还申请了软实力助教,在全国众多助教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十大优秀助教之一,随之而来的是总裁六叔看到了她的能力,向她发出工作邀请。
蒙蒙来到软实力工作后,成长得很快,现在已经是我们的演讲表达课讲师了。
她妈妈看到她的这几年的飞速成长后,跟她说:
幸好你当初没听我们的话,所以你现在才过得这么好,成长得这么快。
谈及此,蒙蒙也说:感谢自己当初的坚持!
这样活得明白的伙伴很多,他们都明白,暂时与父母的想法不一致,坚持自己想做的不是不孝顺,不是一味地听父母的话就是孝顺,而是懂得父母的爱,懂得父母的想法考虑的角度,也明白自己想要。
他们更知道现在最好的孝顺是让自己更快成长起来,让自己的速度快于父母老去的速度。
他们更加清楚父母会干涉我们的过程,但更加在乎的是我们的结果,在乎我们大学毕业后混得怎么样,在乎我们能否成为他们的骄傲。
同时,我希望伙伴们不要误解了,我不是鼓励你叛逆,不是鼓励你就是不听父母的话,也不是给那些叛逆,不听父母话的伙伴把此当作托辞,而是在与父母沟通间,要和他们认真的沟通,真诚的表达你自己的想法,也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亦有自己的判断,懂得不是一味的顺从就是孝顺。
更重要的是去行动起来,用行动说话,父母在乎你过程,也更加在乎你结果。用行动去掌握你的人生,让父母不再为你操心。
不管你跟父母之间的沟通如何,你如何做决定,你问问自己:
你甘心接受父母为你做的安排吗?
你真的愿意因为父母的意愿与你不一致而放弃你自己的意愿吗?
你能承受接受父母为你安排的生活之后的一切后果吗?
你接受了父母为你做的决定,你后悔了怎么办?那些已经流逝的时间呢,谁来担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