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2日 DAY23
昨天一个“布施”的概念,就把我的精力和脑力消耗殆尽,困到几近“昏迷”,一睡睡了12个小时,接下来便是昏昏沉沉的一天,下午一瓶冰可乐,算是还了魂。
祈求原谅自己的痴昧吧,读经读到已经越来越难理解了,因为字面意思虽然不多,但是佛教里的概念却是毫无扩展地发散,想要全部理解是一个难度,想要悟透更是无法企及。
今天下午产生了两个念头。第一,放慢速度,细细理解。第二,加快梳理,后期融入生活,依法悟道。
我选择了后者,所以,把知识点都尽量梳理出来,起码先要知道佛法的基本概念。
所以,今天继续来学习 金刚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如理实见:按这样的道理才能真实见到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须菩提,你觉得可以根据如来具足相好的身体的相貌,来认识如来的本性吗?
须菩提答道:不能,世尊(世尊是对佛陀的尊称)。
不能以如来具足相好的这种身体相貌特征,来认识如来的本性。
为什么不行呢?
因为如来的这些身体的相貌,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佛陀就对须菩提讲,凡是有形象的东西,皆是虚幻和妄想。一切诸相,这些外在的东西,这些表象都是虚妄的,都不是真实的。如果能够悟到这一点,也就是所有的这种表象,都是虚妄的、不真实的,那么你就既见如来,你就能够了解如来的本性。
这就比如佛像。
早期印度佛教是没有佛像的,只有各种各样的象征物,比如莲花座,比如塔,比如一个足印等等。后来受到了泛希腊化等等因素的影响,它出现了佛像。佛像,就是用世间的一个非常庄严的一个人的形象呈现在我面前。
其实这也就解答了为什么不同国家所崇仰与供奉的佛像都有其不同的特有形象特点吧。
此时就比如看到了这个佛像,金碧辉煌,非常庄严。那你这样就认识到佛陀的本性了吗?认识到佛法的真谛了吗?当然没有。
其实不仅是佛像如此,世上所有的相,一切相,都是这样的,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合和因缘造作而成的。
我们所看到的种种相,那些表象,都是因缘所生。因缘聚,它就形成了,因缘散,它就消除了。
都不是真实的,都是虚妄的。这段话其实讲的是要破除一切妄相,更不能因为“相”而产生所谓的自我认知。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佛所说的“身相”!
按照佛经的说法,佛的相貌有非常特殊的地方,他的体貌特征有一些常人不具备的,特殊的妙好。这就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说法。
在佛经当中对三十二相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其实并不都完全一致的。不同的佛经当中描写的三十二相往往有所区别。那么有些相,我们今天能理解,就放在常人身上,这也是我们认为相貌特征特别好,特别漂亮,特别英俊,特别庄严。但有些相,在于我们今天看来有点匪夷所思。
我还是好奇想要都了解下。佛陀的三十二相:
第一,足安平相
足底丰满,也即所谓的扁平足。脚非常平稳。诸佛的脚是安稳的。
第二,千辐轮相
足底犹似掌纹显出千辐轮。诸佛有一个轮子,踩上去,相状清晰的。
第三,手指纤长相
手指细长优雅。手指看起来非常匀称,细长。
第四,手足柔软相
手足皮肤细嫩、柔软,所谓的贵人手相。
第五,手足缦网相
手足的指与指间,有犹似水禽足趾间的蹼一样的膜,交相辉映。
第六,足根满足相
足跟广阔而丰满。
第七,足趺高好相
足趺隆起。脚背很厚实,就是福德相。。
第八,腨如鹿王相
腨,股肉也,大腿的肉像鹿王一般柔软。骨肉非常圆满而细长,大腿的肉就像鼓一样那么圆满。
第九,手过膝相
站立时手长过膝。
第十,马阴藏相
男根缩入于体内(勃起状态缩入)。佛清静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没有欲望。藏于自己的体内。
第十一 ,身纵广相
双手平举时,其宽度与身高相等。谓身仪端正,竖纵横广,无不相称也。
第十二,毛孔生青色相
从每一毛孔生长青色的毛,没有杂乱的颜色。
第十三,身毛上靡相
体毛直竖,所竖的方向也一致。
第十四,身金色相
全身光辉如黄金,如金子的颜色一样。
第十五,常光一丈相
佛身上经常放出—丈高的光芒。身体常常放光明。
第十七,七处平满相
双手、双足、双肩和颈部七处有丰满的肌肉。这七个地方非常平满,这是福德而成就的。
第十八,两腋满相
腋下饱满。
第十九,身如狮子相
如狮子有威严。身体平正,威仪具足。佛走在世间上的时候,世间上的众生不敢轻举冒犯他。以恭敬心清净心来看佛。所以像狮子一样有威严。
第二十,身端直相
身直而端正。
第二十一,肩圆满相
双肩丰满,两肩圆满,很有力量福德。
第二十二,四十齿相
四十枚牙齿,整齐而美丽。具足四十颗牙齿,他的牙齿非常白净整齐,四十颗牙齿白净坚固。
第二十三,齿白齐密相
牙齿洁白整齐而密,没有缝隙。有四十颗牙齿,齿白而有力量。
第二十四,四牙白净相
谓四齿最白而大,莹洁鲜净也。
第二十五,颊如狮子相
脸颊饱满而紧缩,两个脸颊非常饱满。
第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
口中有特别的津液,味觉上好。
第二十七,广长舌相
舌薄而柔软,如将舌伸出,张开则能掩盖面部。
第二十八,梵音深远相
声音洪亮且美妙。声音的相状,声音出来之后非常明亮清楚,能够传很远,那叫梵音深远相。
第二十九,眼色如绀青相
眼如青空澄美。就像大海一样,湛蓝,干青色。非常透明的眼睛。
第三十,眼睫如牛王相
如牛王睫毛长而美。诸佛的眼睫毛,像牛王的一样,非常美妙。所以眼睫毛非常殊胜。
第三十一,眉间白毫相
谓两眉之间,有白玉毫,清净柔软,如兜罗绵,右旋宛转,常放光明也。
第三十二,顶成肉髻相
头顶有肉隆起如髻。顶呈肉吉相,非常饱满。
“相”为明显的胜相,此外还有次要的特征称为“好”。据大般若经卷三八一载,八十种好 指:
1 指爪狭长,薄润光洁。
2 手足之指圆而纤长、柔软。
3 手足各等无差,诸指间皆充密。
4 手足光泽红润。
5 筋骨隐而不现。
6 两踝俱隐。
7 行步直进,威仪和穆如龙象王。
8 行步威容齐肃如狮子王。
9 行步安平犹如牛王。
10 进止仪雅宛如鹅王。
11 回顾必皆右旋如龙象王之举身随转。
12 肢节均匀圆妙。
13 骨节交结犹若龙盘。
14 膝轮圆满。
15 隐处之纹妙好清净。
16 身肢润滑洁净。
17 身容敦肃无畏。
18 身肢健壮。
19 身体安康圆满。
20 身相犹如仙王,周匝端严光净。
21 身之周匝圆光,恒自照耀。
22 腹形方正、庄严。
23 脐深右旋。
24 脐厚不凹不凸。
25 皮肤无疥癣。
26 手掌柔软,足下安平。
27 手纹深长明直。
28 唇色光润丹晖。
29 面门不长不短,不大不小如量端严。
30 舌相软薄广长。
31 声音威远清澈。
32 音韵美妙如深谷响。
33 鼻高且直,其孔不现。
34 齿方整鲜白。
35 牙圆白光洁锋利。
36 眼净青白分明。
37 眼相修广。
38 眼睫齐整稠密。
39 双眉长而细软。
40 双眉呈绀琉璃色。
41 眉高显形如初月。
42 耳厚广大修长轮埵成就。
43 两耳齐平,离众过失。
44 容仪令见者皆生爱敬。
45 额广平正。
46 身威严具足。
47 发修长绀青,密而不白。
48 发香洁细润。
49 发齐不交杂。
50 发不断落。
51 发光滑殊妙,尘垢不着。
52 身体坚固充实。
53 身体长大端直。
54 诸窍清净圆好。
55 身力殊胜无与等者。
56 身相众所乐观。
57 面如秋满月。
58 颜貌舒泰。
59 面貌光泽无有颦 [pín]蹙 [cù]。
60 身皮清净无垢,常无臭秽。
61 诸毛孔常出妙香。
62 面门常出最上殊胜香。
63 相周圆妙好。
64 身毛绀青光净。
65 法音随众,应理无差。
66 顶相无能见者。
67 手足指网分明。
68 行时其足离地。
69 自持不待他卫。
70 威德摄一切。
71 音声不卑不亢,随众生意。
72 随诸有情,乐为说法。
73 一音演说正法,随有情类各令得解。
74 说法依次第,循因缘。
75 观有情,赞善毁恶而无爱憎。
76 所为先观后作,具足轨范。
77 相好,有情无能观尽。
78 顶骨坚实圆满。
79 颜容常少不老。
80 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喜旋德相(即卍字)。
相与好是不同的,在佛陀庄严的色身中,显而易见、一目了然的特征,称为“相”,共分三十二种,叫作“三十二相”;细微难见,不易查觉,而能使人生起欣喜爱乐之心的,即是“好”,共有八十种,叫做“ 八十种好”。由于这八十种好随三十二相而有,所以又称为“八十随形好”。
这是所谓佛身上的一些特殊的相貌特征,这个实际上是古代印度相术的一种传统。不仅是佛有这样的相,很多印度古代的圣贤大人物都有这种相。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在印度也叫做大人相。
这种大人物的相,这个学说或者这种说法影响很大。它不仅在古印度的梵文、巴利文的佛经有,它还传播很广。
后来流传进了中国,不但影响了中国的相术,和小说。而且还进入了正史当中用于记录大人物的特殊相貌描述。
那么金刚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这一段文字里边提到的身相,其实就是指类似于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种佛陀身上特异的这种相貌。 要讲的就是,你当然不能说通过这些相貌,通过这些外在的表象,你就能够了解佛陀的本性。
其实今天的这些内容,在生活中就已经有很多的应用,比如,上面提到过的“相术”,当然还有与健康有关的一切表象。我们都说相由心生,相由境生。一个人的面相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心境和生活,这都是不无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