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闲来无事,一个不小心看到几期《新相亲大会》。
对于一个已婚男人来说,不曾想,竟然还能坚持看下去,汗颜至极。
为避免被人视为不务正业之辈,也给自己一个“冠冕堂皇”的观看理由。
于是,决定分析一下这个节目设计,以及观看时的一些心理状态,争取为自己找回一点颜面。
文章会从三个方面去写。
一是简述一下节目规则与流程说明。仅为让你相对全貌的理解我的意思;
二是通过问答的方式去解析节目设计与观众心理;
三是聊一聊节目本身带给我的一些启发和收获。仅为让我观看节目的心理由“失”(即时间)转“得”(即认知增长),也可算做一种心理安慰吧。
先看第一部分。
《新相亲大会》是江苏卫视推出的相亲节目,主打双方父母一起参与相亲,让相亲更开放、透明。
其分两个版本,一个男生版(女生选男生),一个女生版(男生选女生),相互间隔一期播出。
为避免重复与冗余,下面均以男生版为准。
每期会有6组女嘉宾携带父母亲友,会有3组男嘉宾携带父母亲友前来相亲。
男嘉宾顺序出场,且同一时间只会有一位男嘉宾,即6选1进行配对。
女嘉宾可通过观察室里的屏幕看到男嘉宾,男嘉宾则只能根据女嘉宾的父母了解女嘉宾,直至最后双方互相选择后,才能真正见面。
女嘉宾可通过电话与男嘉宾进行沟通,也可通过其父母代为提问、交流进行了解。
另,还有两个特别的流程需要说明:
一是女嘉宾在与男嘉宾的沟通过程中,如果觉得特别匹配,可为其“爆灯”,即表明其特别喜欢男嘉宾,也间接告诉男嘉宾让其为她留灯。当然,每位男嘉宾有且只能有一位女嘉宾可“爆灯”;
二是女嘉宾均出场完毕后,先由男方父母选择一位心动女生,留作后用。
如果最后双方互相选中,则视为相亲成功;否则失败。
详情流程图如下:
节目简述完毕,如有不清楚、明白之处,可自行看节目去哦~
下面进入第二部分:通过问答的方式去解析节目设计与观众心理。
Q1、如果把《新相亲大会》算做一个成功的产品(或服务),它哪些点做的比较好呢?
定位一个潜力巨大的目标市场:婚恋。婚恋在马洛斯需求理论中,应归属于第三层,排在生理与安全需求后,其几乎是每个人都绕不过去的点。蛋糕够大,才更容易、更多的分享到“美味”;
确认目标市场中观众的痒点:虚拟自我。通过精选嘉宾,让其可达到观众幻想的标准,比如事业有成的创业者,或者企业高管等。保证观众在观看节目时,可幻想自己就是台上那位男嘉宾或女嘉宾,让其产生看下去的动机;
低成本、高成效的嘉宾选择。节目嘉宾均是非公众人物,其成本将远远低于其他由公众人物做嘉宾的节目。与此同时,这种精选的非公众人物嘉宾,又相对较有代表性。所以可以做到低成本、高成效;
-
保证价值网中的所有人共赢。
对于观众来说,免费看别人的故事,满足好奇心、窥探欲的同时,还可满足其一个虚拟自我的幻想空间;
对于参加节目录制的男女嘉宾以及其父母来说,既可上电视表现自己,还可以有机会去脱单或看自己孩子脱单。且对方均是通过节目组精选过,过滤了非常多的无效信息;
对于广告主来说,节目有非常精准的目标用户,广告可以做到事倍功半。比如郎酒、珍爱App均与婚恋息息相关,看节目的观众自然成了其最精准的目标用户;
对于电视台来说,通过向广告主收费,可满足自己的成本与盈利问题;通过提供免费且精彩的节目给观众,还可形成自己电视台的口碑;
其他相关价值链中的人亦是如此,比如主持人、节目策划设计者等均是有益无害;
非常适合该节目的主持人:孟非。婚恋节目主持人,在中国可能最适合的人,非孟非莫属。既有成功的相关专业经验,又有口碑、正能量;
Q2、节目是如何运用“峰终定律”,保证观众有一个特别美好的记忆体验的?
“峰终定律”是由诺奖得主,心理学家丹尼尔·卡恩曼提出,即观众对体验的记忆由两个因素决定,即高峰时(不论好与坏)与结束时的感觉。
回到《新相亲大会》节目,我们可以发现,我对这个节目的体验记忆也如此。
最高峰时的感觉,就是留灯女嘉宾出场与男嘉宾初次见面、女嘉宾对男嘉宾表白,以及最后牵手成功并拥抱的这整个过程。
双方脸上的那种惊喜、害羞、紧张、心动的感觉,以及才子佳人喜结良缘时的幸福,确实让看的人也是激动不已。结束时的感觉,就是男女双方牵手成功后,双方以及家长在后台发表感言时。
总给人一种揭秘的感觉(比如双方选择时的心理活动),也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Q3、节目是如何重构相亲类节目的观众信任感的?
《非诚勿扰》等相亲节目确实也火,但总给人一种特别严重的表演痕迹,人们很容易把它归为综艺节目,而不是相亲节目。即缺少了一种观众信任感,其不再相信相亲的人可以真正走下去,而这种感觉一旦缺失,观众就会慢慢不看该节目,也就是自然流失。
《新相亲大会》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父母一起参与相亲。即相亲环节引入一个第三方来背书,且是婚姻里最重要的第三方,以此来向观众传达一个理念:相亲“我们是认真的”;
男嘉宾在终选前,不能看见女嘉宾。即避免不了解双方情况前,提前进入"以貌取人"的定式思维中,让双方更多去了解后,再行选择;
Q4、节目是如何驱动观众的好奇心与窥探欲,让观众不轻易中途退出?
-
设置“漏斗式”的选择环节。第一轮由女嘉宾父母根据男嘉宾表现进行初选;第二轮由男嘉宾根据女嘉宾父母描述进行反选;第三轮由男嘉宾当面对女嘉宾进行终选。当然,“心动女生”、“爆灯”属于另类选择,下面单独聊;
每一轮选择都可以引发观众的好奇心,比如那几组父母会留到最后,哪些又会灭灯?他们留灯或灭灯的原因是什么?男嘉宾又选留哪两组到最后?男嘉宾最终会选择哪组?嘉宾想法会不会与父母不一致?不一致时怎么办?等等。 设置“心动女生”环节。“心动女生”是由男嘉宾父母选择,并在男嘉宾的最终选择环节公布。
这个过程中,作为观众会好奇:到底选择了哪位女嘉宾?父母选择与留灯(甚至爆灯)女嘉宾是否一致?如果“心动女生”已灭灯,男嘉宾家人是否还会坚持?等等;设置“爆灯”环节。女嘉宾在观察室了解男嘉宾的过程中,如果觉得特别匹配,可以通过“爆灯”表达情绪,也让男嘉宾知晓。
观众会好奇:到底谁会“爆灯”?其为何“爆灯”?如果男嘉宾最后是否会选“爆灯”女嘉宾?等;设置“后台感言”环节。相亲成功或失败,均会有后台感言环节。观众可能会迫切需要其答疑解惑,比如为什么这么选择?双方选择后,会怎么跟对方说?
Q5、节目是如何平衡广告效果与观众观看体验的?
选择适合婚恋主题的广告商。比如独家赞助的“有喜事,喝好酒,郎牌特曲,相伴永久”的郎牌特曲;“全屋定制婚房”的欧派;珍爱App等均与相亲主题息息相关;
情景式的中插广告。比如主持人与嘉宾父母小酌一杯“郎牌特曲”,共同小酌一口;或男女嘉宾牵手成功后,祝福其早日结婚时,广告“全屋定制婚房”欧派等;
既可尽量避免破坏观众的观看体验,又可以达到广告效果的最大化。
不过有个环节,需吐个槽:主持人初次介绍男嘉宾父母时,镜头需切给第二支持人,其竟然还先念句广告口播,然后才介绍,特别影响观看体验。
Q6、节目是如何帮助观众塑造一个“虚拟自我”的?
精选男女嘉宾。一是事业有成者,比如创业成功者、企业高管、优质白领;二是长相男的帅气、女的甜美,各种大长腿;三是有才有艺或有特质;四是家庭和睦或父母恩爱、明事理。等等。
足以让观众一下就进入一个“虚拟自我”的幻想空间。
让其感觉自己就是出场即获得赞许的“帅哥美女大长腿”;
让其感觉自己就是事业有成,只欠女主人的男嘉宾;
让其感觉自己就是多才多艺,又颇受女嘉宾、女嘉宾父母以及现场观众喜爱的男嘉宾;
让其感觉自己就是有女嘉宾愿意“爆灯”的男嘉宾;
让其感觉自己就是可以自信说出“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的男嘉宾;
让其感觉自己就是可以面对美丽、知性女嘉宾,可以做出2选1时的男嘉宾;
让其感觉自己就是牵手成功的男嘉宾,喜不自禁;选择机制的设置。众多的选择机会,可让观众非常自然地进入自己的想象中。想象如果是自己或自己的父母,会如何选择?想象如果自己拥有选择的控制权时,到底会有多爽?
好了,节目相关就聊到此处。最后一部分,聊聊节目本身带给我的启发与收获。
第一,产品(或服务)成功的起点,一定是用户获益。
比如《新相亲大会》节目成功的起点是观众获益,即免费观看可以让自己有丰富幻想空间的节目;
再比如在线教育产品的起点是学生获益,即可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既保证学习成绩的提升,又可保证学生得到培育;
第二,产品(或服务)成功的终点,一定是整个价值网中的所有参与者均受益,且相互之间需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比如《新相亲大会》节目里,观众、男女嘉宾及其父母、广告主、电视台、主持人、节目工作人员等均受益,且相互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再比如在线教育行业的学生/家长、教师、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等均受益,且相互之间也是从起点到终点,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又或者内容行业(如微信公众号、抖音、今日头条等)的内容消费者、内容制作者、广告商、平台以及相关从业者也如此。
等等。
第三,如果已深处“红海”中,可以通过创新(或微创新)进行分流,形成自己的“大河”,而创新的起点,可能就是解决现有“红海”中的用户痛点。
比如《新相亲大会》之前,相亲类节目依然是一片“红海”,如《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百里挑一》、《非常完美》等早已“三分天下”。
但问题慢慢也暴露出来,嘉宾上节目只为作秀、牵手成功也不认真交往,越来越违背相亲的本质。从而导致观众对节目失去信任感而流失,收视率直线下滑。
《新相亲大会》通过引入父母参与相亲、尽量避免“相貌协会”主义的微创新,解决了现有相亲节目的痛点,成功在“红海”中分流出了自己的“大河”。
再如在线教育行业的双师课堂,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教学与管理分离这一微创新。既发挥线上的传播、记录能力,又发挥线下的体验、管理、互动等能力,成功成为近几年该领域微创新的代表;
再比如知识付费领域的《得到App》,通过合理利用碎片化场景学习这一微创新,成功成为该领域的领头羊。
等等。
你其实会发现,他们的成功均是起源于微创新,而恰好微创新的源头,就是发现现有用户(或模式)的痛点,并解决它。
第四,遵循用户心理的产品设计,可能才是留住用户的最佳手段。
比如《新相亲大会》设计“漏斗式选择”、“心动女生”、“爆灯”等激发观众好奇心;挑选优质嘉宾,触发观众进入幻想的虚拟自我;设计“父母介绍-交流-表白-牵手-拥抱-后台感言”等,利用“峰终定律”让用户留下记忆;
再比如现在少儿英语里流行的游戏化设计也如此。通过设计目标与路径,激发孩子坚持学习的心理;通过及时反馈,激发孩子完成任务的欲望;通过积分制度、等级、勋章设计,激发孩子的竞争心理与成就感;通过设置奖品,保证孩子由失去(即时间)的损失心理,转为得到的获取(即奖品)的心理。
当然,个人还是得呼吁一下,游戏化设计是一种非常好的设计,但应用于学习产品时,一定要有所取舍,避免孩子陷于游戏中,只是单纯的去完成任务获得奖励,而忽略了学习的本质。
最后留个互动话题,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留言一起讨论讨论。
你在看什么综艺或电影时,也会有些与产品相关的想法,并想把它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