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形入神,是祖祖辈辈对艺术的自我苛求。
瑞安米塑|米塑又称“粉塑”,温州独有的民俗工艺,与北方的“面塑”一道称为食品塑作工艺的双绝。温州民间有个习俗,每逢喜庆节日、婚丧嫁娶或庆祝寿辰,都要捏制米塑。据传,这一习俗早在宋朝时就已出现。经过千余年的传承,米塑工艺流程日臻完善。米塑以煮熟的米粉团为原料,采取揉、捏、掐、刻、扮等手法,用多种色彩精制成人物、龙凤、花鸟、走兽等工艺品。
▷米塑是瑞安人一辈子都离不开的民俗特色。
如果说北方的面塑更多的是一种民间艺术,那米塑就和瑞安当地的民俗紧密相连着,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
“首先从小孩子开始,孩子周岁的时候做的一些杏桃,就像桃子一样,两个桃子挨在一块的,这是外婆家送的第一大礼,就是米塑的杏桃。然后就是结婚的时候做一些像摆酒席,我们这里是有一个龙凤酒,就像我们瓯菜里面就像做龙凤还有老虎、狮子类的这些,摆酒席上面也有用这种米塑的东西。接下来就是建房子,建房子要用得着,米塑的抛梁,就是用米做起来的一些戏曲人物,这些寓意就是很吉祥了。再接下来就是老人到了60岁就开始做寿,做寿有小寿桃、有大寿桃。大寿桃有两米多高都有,好几米高。”
“这个米塑就是我们瑞安,一个人一生里面都用的着的这个作品。”
陈贻春是陈恒发米塑店第三代的传承人,他告诉我们,做米塑最讲求的不仅要形似,还要神似,让你分辨不出真假。
▷做到以假乱真需要多久?
陈贻春给我们的答案是一辈子。在他们祖孙三代身上,我们看到了对艺术的执着,以及对于技艺的不懈追求。
▷从祖父开始,陈家米塑的手艺就享誉瑞安。
陈贻春祖父陈学金于1913年创办了陈恒发米塑店,因其当时才15岁,被人称为“娒儿老师”。当时的莘塍街是瑞安到塘下的必经之路,也是最繁华的一条街。“老店有两间店面,店内帮工多达几十人,生意最忙的时候,几十人都要熬夜干活。”
父亲陈鸿钊从小跟着祖父学手艺,但年轻时对音乐感兴趣,20岁便考入温州瓯剧团。因为发展的限制,当时已经是瓯剧团笛子正吹的父亲毅然选择了自己离开,因为自己家里还有一门手艺在,瓯剧团的工作应该留给更需要的人。
尽管如此,瓯剧团的经历让父亲受益匪浅,对戏剧人物、服装、场景、道具、脸谱的深入了解,让他做的米塑人物愈加准确、精致。
▷就像祖父对父亲一样,陈鸿钊一直对陈贻春要求严格。
陈贻春12岁开始学习手艺。但和很多孩子一样,年少的他不懂得学这些有什么用,而且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做重复无味的工作。
“不是一般的一捏捏就算了,如果你有点不到位,他马上把你捏掉,这个作品就不让你做下去了,你辛辛苦苦做好了觉得自己还不错,在他的眼里不行,你有哪个地方做得不到位,如果再做下去,你可能手法就做死掉了,他就要求你要改进,马上要把它改掉。”
年轻的陈贻春并不是真正喜欢这门家传的手艺,也曾经做过生意,但父亲身体不好,再加上自己又是家里的长子,让他毅然承担起这份责任,让家里的弟弟妹妹安心读书。
▷是父亲的执着,影响了他的一生。
陈贻春每谈起父亲,都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敬仰。他告诉我们,父亲一生对于米塑这项传统技艺,都是严肃且认真的。
在父亲生病的最后一个月,有顾客慕名找到陈恒发米塑店,让陈贻春做一套全能佛。但父亲怎么都不同意儿子接下这个活,因为他觉得儿子的手艺还不足以独自完成这项工作。“然后那个顾客他就钱扔给我,你不做也得做,你就把我做起来。”
陈贻春只好瞒着正在医院的父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了这件作品。但躺在病床上的父亲仍旧不放心,坚持要儿子用摩托车载着自己去庙里看。看完以后才松了一口气地告诉儿子,你的手艺可以了。
我们不禁问陈贻春父亲临终前的交代,但他说父亲什么也没有嘱托,只有当时的那一句:你的手艺可以了。
▷谁能想到,这种对作品的坚持,只能换来作品一天的辉煌。
现在我们在米塑店里看到的作品,都已经是经过加工后可以长期保存的了。但在早几年技术还没有如此先进的时候,米塑作品的寿命只有一天。
一天。听到这个时间让我们诧异,因为无论是祖父还是父亲那种对于作品精益求精,近乎苛刻的要求下,只让那些充满灵魂的作品保留了一天的时间。是什么样的精神,让他们长此以往对于作品有着如此强烈的情感。
或许,这就是匠人们的精神吧。
▷这种精神也激励着他继续下去。
“在我的内心是这样子,既然是我爷爷留下来这个手艺,我也把它坚持住,我下一代学不学,那我也没办法,但是我要把这个手艺要留下,我要坚持到最后。”
现在的陈贻春除了继续经营自己的陈恒发米塑店,还在附近的小学开设了课程,作为孩子们的兴趣课。
自己的孩子对米塑并不热衷,这让陈贻春觉得遗憾,但他也不强求,他用自己的行动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触米塑,或许他们中间能有对这个手艺感兴趣的人,哪怕是一个。
“我现在就是利用学校这个平台,让下一代知道这个米塑,理解这个米塑是怎么样的一个用处。”
“他们如果长大了,年纪大了,我知道这个米塑,我做过米塑,虽然以前做得不是很好,在他的记忆里面,在人生记忆里面有一个位置,这个是对传承有一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