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视之不见章第十四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请,故复混而为一。
苏辙:视之而见者,色也,所以见色者,不可见也。听之而闻者,声也。所以闻声者,不可闻也。搏之而得者,触也,所以得触者,不可得也。此三者,虽有智者莫能诘也,要必混而归于一,而后可尔。所谓一者,性也。三者,性之用也。人始有性而已,及其与物构,然后分裂四出,为视为听为触,日用而不知反其本,非复混而为一,则日远矣。若推而广之,则佛氏所谓六入皆然矣。《首楞严》有云:反流全一,六用不行。此之谓也。
原成: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抿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
原成:人是通过感官来完成对事物的形象认知,所以老子说“常有欲以观其所徼”。当不能通过感官来形象化时,人就会调用抽象思维来掌握事物,所以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对“一者”的认知,就使用了抽象认知。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苏辙:物之有形者,皆丽于阴阳,故上皦下昧,不可逃也。道虽在上而不皦,虽在下而不昧,不可以形数推也。
原成: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
原成:一者,浑沦一体之物也,道也。“道”是由“无”与“有”运动构成的矛盾体,以纠缠并发的螺旋方式运动。其上者,犹言一方面。皦,明也。物处于运动状态中,则视之不明而模糊也。此言“道”处于模糊不明的“无”运动状态。其下者,犹言另一方面。不昧,犹可见也。此言“道”处于可见的“有”运动状态。“无”与“有”运动是纠缠并发的螺旋运动,故言“一方面……”同时“另一方面……”。
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苏辙:绳绳,运而不绝也。人见其运而不绝,则以为有物矣,不知其卒归于无也。
原成: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
原成:绳绳不可名,犹言“纠缠并发的螺旋运动”是不可称名的,或“浑沦一体之物”是不可称名的,或“道”是不可称名的。无论怎么样把抽象化的“道”形象化,在现实中“道”都是没有具体物象的抽象存在。
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
苏辙:状,其着也。象,其微也。无状之状,无象之象,皆非无也。有无不可名,故谓之惚恍。
原成: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朢。
原成:惚恍者,不皦不昧之谓也。此句亦是从感官而言,不见、不闻、不得,故曰惚恍。无物者,无状之状,无象之象。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苏辙:道无所不在,故无前后可见。
原成:迎之,而不见其首。随之,而不见其后。
原成:首,犹始也。后,犹止也。此言在“道”运行轨迹的任何一点上都存在着两个状态,开始的状态、终止的状态。因为存在着这两个状态,所以才能以“首”的状态“御今之有”,以“后”的状态“知古始”。这一点似乎与具有单向性,一直向前流逝的“时间”概念有区别,故老子称之为“道纪”。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苏辙:古者,物之所从生也。有者物之今,则无者物之古也。执其所从生,则进退疾徐在我矣。
原成: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原成:“道经”的特点似乎是双向的,并发的,可逆的。所以,“道经”才可以“御今”、“知古”。“道纪”似乎是与“时间”不同的概念,或者工作原理有异。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文章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
如果此文对你有点滴帮助,请点赞关注作者,给作者以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