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想法,想了很多,一会想这个,一会想那个,最终都只是念想。
比如看到一个朋友每天坚持写文章,会想,我也可以坚持啊。
看别人每天坚持练字,觉着我也可以坚持。
还有背单词
……
太多了,最近唯一做好的一件事大概就是每天早上起来看半个小时书。
从哪里讲起呢,先说电影吧。
周末看了几部电影。
《一九四二》看了很久了,两周了吧,终于看完了,大制作,很多影帝级人物,老戏骨都在里面。这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
从电影里可以看出时代背景,那个时代的人性,为了生存,为了有口饭吃,所有的道德理念,在那个吃人血馒头的时代,是不存在的。
主人公是个有点小气的财主,被一群难民冲入家里,儿子死了,带着一家子跟着大部队逃荒,逃荒的财主也是有余粮的财主,但,生活总是让人意想不到,中途被军队把粮食拖走了,儿媳生了孙子,就饿死了,接着是他媳妇。
这个时候来收人,五斤粮食一个女人。女儿换了五斤粮食,女儿被带走的那一刻,他是开心的,接着又自责内疚。张国立演的非常棒!因为卖女儿换来的五斤粮食,他可以养活他孙子了。
这里有个鲜明的对比,卖女儿那天是年三十,城内熙熙攘攘人来人往,青楼灯红酒绿,官员逛窑子,门外放烟花。好不热闹,城外人山人海冷冷清清。
大概是应了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蒋让下属汇报河南情况。下属讲,据官方统计,河南饥荒饿死人数一千多人。
蒋问实际人数,下属回答道,三千万人。
这也算的上是借史喻今,现代社会还是有这样的事情在发生,政府永远都是在粉饰太平。
影片的最后,长工死了,孙子也死了,一帮人出来,最后只剩他一个。最后的画面真的非常的心酸。当一个人满怀希望,认为到了那个地方就能过上好日子,结果却屡次失望,最后丢失掉身边的所有东西,包括信仰。
影片揭露了那个时代,发战争财的一群人,政府赈灾,贪污公款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