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没看错,这张照片是幼儿园小班同学小Y和小朋友一起阅读《病毒星球》的情景,当然,他们翻看的只是书籍前面的几张彩图。
只听他煞有介事的向小朋友介绍:这是病毒的照片,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我听到了,连忙纠正:是病毒的照片,但是病毒用普通显微镜是看不到的,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毕竟是生物专业的,类似这样的错误还是要及时纠正的。
其实,孩子对病毒并不陌生。因为幼儿园是病毒的高发地带,从五月到现在,学校经历了两轮病毒。一次是手足口病毒,一次是诺如病毒。
万幸的是,孩子所在班级同学,没有同学患病。这说明,学校的安全卫生措施,还是很到位的。
上个月某天,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带回了一张纸条,是关于幼儿园午餐晚餐的调查。大意如下:
【近期,因诺如病毒横行,幼儿园部分家长要求幼儿园将一日三餐送到食药监局备案,幼儿园无法做到,因此,让家长做出选择。
1、相信幼儿园,让幼儿在幼儿园用餐;
2、家长在用餐时间把餐食送到幼儿园,让孩子用餐;
3、家长在用餐时间把孩子接回家用餐,然后再把幼儿送回幼儿园。】
我当然毫不犹豫的做出了选择。
事后,我向爱育华医院儿科周主任咨询时探讨过这一话题,他表示:家长的要求有些过分,检疫单位也不一定接受。
此外,如果家长不信任学校,比孩子患病还糟糕。
这让我再次对《病毒星球》作者的观点,表示赞同。
病毒,无处不在。实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满头银发的老人,我们的一生,要经历无数次病毒。
从普通的流感病毒,到讳莫如深的SARS、艾滋病病毒,无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病毒,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接触到一些。
对普通人来说,最熟悉、遭遇最多的可能是流感病毒,就算是身体强悍如我,一年之中,也会偶尔感冒1-2次。
起初,看到《病毒星球》这个书名,还是觉得有点夸张了。病毒真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居然用“星球”这一词汇。要说俺还是微生物专业的呢,当初上学的时候,没有这样的说法啊。
看完《病毒星球》一书之后,承认自己视野短浅,赞同作者卡尔·齐默的提法:病毒和我们人类共同拥有这个星球。
《病毒星球》的作者卡尔·齐默(Carl Zimmer),是知名科普作家,在耶鲁大学教授科学和环境写作。曾于2007年摘得美国国家科学院科学传播奖,写过多本广受欢迎的科普作品,包括《演化》、《在水的边缘》、《万物身刻》等。
因为专业的缘故,对大家来说谈话题变色的病毒,无论是历史悠久的天花,还是最新出现的拟菌病毒等新物种,在卡尔·齐默的笔下,成了人人想了解的科普知识。
为此,业界也给予了卡尔·齐默极高的评价:
【在这本100多页的书里,齐默完成了其他作者用500页的篇幅都得卯足了劲才能达成的目标:揭开生命日常的面纱,重塑我们对它们最本质部分的认知。——《华盛顿邮报》
《病毒星球》的写作简洁而优雅,齐默在书中探索了病毒在其他地球生命的演化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讲述了科学家近来如何揭开病毒身上隐藏的惊天秘密……从普通感冒到巨型病毒,这是一本让人着迷、发人深省的病毒科普读物。——《卫报》】
病毒,无处不在
埃博拉病毒、SARS、禽流感、艾滋病。。。不看这本《病毒星球》,也知道病毒的威力。但没有想到病毒的威力如此巨大。
在序言中看到病毒影响地球的气候、土壤、海洋和淡水的时候,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小小的病毒,会如何影响气候呢?
直到看到下面这段文字,才完全打消了怀疑。
【海洋聚球藻是一种在海洋中含量非常丰富的细菌,它们包揽了全球约1/4的光合作用。。。发现了捕捉光子的蛋白编码基因,而这种蛋白基因正来自病毒。。。初略估算,地球上10%的光合作用都是病毒基因开展的。也就是说,你每呼吸十次,就有一口氧气是病毒惠予的。】
有数据,有根据,逻辑通顺,论述充分,没有理由不相信啊。病毒确实影响地球的气候。
【威尔纳发现,人的肺里平均驻扎了174种之多的病毒,其中只有10%是已发现病毒的近亲,另外90%就和水晶洞里躲藏的病毒一样陌生。】
在看到174这个数字的时候,还是吓了一跳。
可是,这就是事实。之所以肺里有这么多种的病毒,人还没有发作,当然是有原因的。
这就是科学,只能是科学才解释得清楚这事,但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
病毒就是这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我们人类共同拥有这个星球。
形象比喻,拉近病毒的距离
阅读《病毒星球》,最佩服的是作者卡尔·齐默擅长运用各种比喻、拟人、比较等写作手法,介绍病毒知识。
比如,在描述病毒大小的时候:
【假如你把一粒盐撒在桌上,现在看着这个小颗粒,它的一条边上可以挨个排下10个表皮细胞,或者100给细菌。如果你用烟草花叶病毒,则可以排下1000个。】
就算是第一次接触病毒这一概念的小白,阅读这一句文字,大概对烟草花叶病毒的大小,也有一定的概念。
一句话,就把细胞、细菌、病毒的大小和三者之间的关系,描述的清清楚楚。
这三个词汇,不再是复杂难懂的科学名词。
比如,在解释“为什么每次感冒都那么难受”这一现象时:
【遭到感染的细胞释放出一种名为“细胞因子”的信号分子,把附近的免疫细胞都召唤过来。就是这些免疫细胞让我们觉得糟糕透了。它们让我们的身体产生炎症反应,继而让嗓子产生一种刺痒的感觉,接着,感染的部位就会分泌大量的黏液。所以要想从感冒中康复,我们不仅得等免疫系统帮我们把体内的病毒全部干掉,还得等免疫系统自己平静下来。】
鼻病毒在人体内感染的细胞并不多,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我们每次感冒都感觉难受,是因为鼻病毒的入侵,调动了免疫系统参与反应。免疫系统产生了炎性反应,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症状。只能等待免疫系统恢复如初,感冒才算是彻底恢复。
这样的解释,是不是更容易理解?
虽然内容涉及感染、细胞因子、信号分子、免疫细胞、炎症反应、免疫系统、病毒7个专业术语,但是利用拟人的写法,一个“召唤”,一个“糟糕“,一个”平静“,就让我们身临其境,好似也参与了感冒的这一过程。
普通人读一遍也能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感冒难受,就是这么一回事。
比如,描述”逆转录病毒“的时候:
【这个过程将像在研究莎士比亚剧本的四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是粗心的文职人员抄写的。比如逆转录病读、拟转录病毒、逆转鹿病毒、逆转录兵毒。。。通过比较四个版本,历史学家就能推断出原来的词是”逆转录病毒“。】
卡尔·齐默这么一比喻,一重复,故意写错的四组词,让大家记住了”逆转录病毒“这一术语及来由,也有助于对后续突变版本内容的理解。
用数字说话,加深病毒印象
有时候,数据胜过千言万语。《病毒星球》的作者卡尔·齐默,在书中,运用数字来解释,介绍病毒相关知识,让读者印象深刻。
比如,在描述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时候:
【我们每个人的基因组中携带了近10万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DNA片段,占到人类DNA总量的8%。反过来看,人类基因组中2万个复制蛋白质编码的基因,也只不过占到1.2%而已。】
这句话中出现了4个数据:10万,8%,2万,1.2%。通过这两组数据的对比,让我们了解了人基因组与内源性逆转录病毒DNA片段的关系,也了解了负责蛋白质编码的基因的数量。
在介绍海洋病毒的时候:
【学术界逐渐认识到,海洋中大约存在着1*10^31个病毒颗粒。】
作者也觉得这个数字实在太大了,10的31次方不好理解,于是用一段文字加以说明。
【在海洋中,病毒的数量是其他所有海洋居民加起来总量的15倍,而它们的总重量则相当于7500万头蓝鲸(整个星球上只有不到1万头蓝鲸)。如果你把海洋中所有病毒挨个儿排成一排,会延长到4200万光年之外。】
肉眼看不到的病毒,其大小重量对我们来说,约等于不存在。但是用海洋居民总量的15倍,以及7500万头蓝鲸的重量来加以对比、描述,就让不可见的病毒变得非常具体,让海洋病毒的数量变得可衡量。
就算不明白光年的定义,也变得可以想象。
如果你想了解病毒,《病毒星球》一书值得推荐,这其中,译者刘旸的翻译,功不可没。除了用轻松具体、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的语言介绍一些病毒的相关知识及进展,卡尔·齐默还指出了疾病治疗中的一些错误。
此外,对于热爱写作的读者来说,还可以向作者取经,学习科普文章的写法。
尤其后一点,对读者来说,是阅读带来的额外收获。
@擦亮星,爱读书爱旅行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