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世界是否真的存在?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简单地探讨一下其中的两个问题,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以及对与错的标准。
外部世界是否真的存在?坦白说,关于这个问题,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哲学家曾经拿过满分。比如康德就曾经感叹说,人类理性至今无法完备地证明外部世界存在,这是“哲学和人类普遍理性的耻辱”。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也曾经说:“没有任何可靠的迹象,使人能够将清醒与睡梦加以区别。”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让我们来看看英国哲学家罗素提交的答案。
罗素指出,虽然我们可以假设“人生就是一场大梦”,这在逻辑上完全是可能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没有理由来认定它就是唯一正确的回答。事实上,相比我们的常识假设,梦的假设过于复杂。
什么是常识假设?常识的假设是外部世界存在着,并且睡梦与清醒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在真实的世界里工作、生活、恋爱、结婚、生子,哪怕在睡梦中发生的事情再荒诞不经,比方说上一秒还被海盗追杀,下一秒就与公主成亲,这一刻还在北京,下一刻就飞到了外太空,但是只要一睁开眼睛,我们就可以重新回到完整扎实的现实世界。
但是如果我们接受了梦的假设,那就需要给这些十三不靠的情节提供非常多的解释,才可以把它们说圆了,相比之下,我们的常识假设要比梦的假设更加简单,也更加系统与和谐。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罗素认为,我们应该接受常识假设,也即外部世界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独立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