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广东
  • 2025-10-19 《哲学家的那些事儿》2185

    讨论到这里,我们可以说,各种“游戏”构成了一个家族,各种“工具”构成了另一个家族,我们之所以把这类活动称为游戏,把那类对象称为工具,不是因为在它...

    0.4 17 0 1
  • 2025-10-18 《哲学家的那些事儿》2184

    在《哲学研究》第66节中,维特根斯坦问到:“棋类游戏,牌类游戏,球类游戏,角力游戏,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然后,他立刻自我反驳道:“不要说:‘...

    0.4 17 0 1
  • 2025-10-17 《哲学家的那些事儿》2183

    家族相似:哲学病的诱惑 让我们回想一下上一篇的例子,当有人问我们“什么是金星”的时候,我们会非常自信把手指向天际,告诉他们:“喏,就是那颗最亮的...

    0.4 20 0 1
  • 2025-10-16 《哲学家的那些事儿》2182

    导语 我猜想看完前几篇的内容后,不少朋友会有“找不着北”的感觉,我要安慰你们的是,这种感觉很正常,因为维特根斯坦说了,哲学问题具有的形式就是“我...

    0.4 34 0 1
  • 2025-10-15 《哲学家的那些事儿》2181

    在前面讲黑格尔的最后一篇中,我曾经介绍过维特根斯坦对黑格尔的批评:“黑格尔似乎一直想说,那些看上去不同的事物其实是相同的。而我的兴趣在于指出那些...

    0.4 32 0 1
  • 2025-10-14 《哲学家的那些事儿》2180

    后期维特根斯坦主张“不要想,而要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旦我们开始想,开始琢磨,开始试图穿过表层语法去寻找深层语法,试图透过现象寻找隐藏着的本...

    0.4 23 0 1
  • 2025-10-13 《哲学家的那些事儿》2179

    维特根斯坦说,我们要放弃一种幻觉,以为我们可以抓住语言的无可与之相比的本质,“其实,只要‘语言’、‘经验’、‘世界’这些词有用处,它们的用处一定...

    0.4 16 0 1
  • 2025-10-12 《哲学家的那些事儿》2178

    维特根斯坦告诉我们,语词的功能各不相同,就像说工具箱里的工具:有锤子、钳子、锯子、螺丝刀、尺子、胶水瓶、胶、钉子、螺丝——这些东西的功能也是各不...

    0.4 12 0 1
  • 2025-10-11 《哲学家的那些事儿》2177

    意义即用法 说到工具,很自然地就带出后期维特根斯坦的一个核心思想——“意义即用法”,千万要注意,当维特根斯坦说“意义即用法”的时候,他绝对不是在...

    0.4 18 0 1